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享国
xiǎngguó

享国


拼音 xiǎng guó

简拼 XG

词语解释

享国[ xiǎng guó ]

1.享有其国,指在王位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浅,短),国家无事。——汉·贾谊《过秦论》

reign; be on the throne;


引证解释

1.帝王在位年数

《书·无逸》:“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汉 贾谊 《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宋 王安石 《上时政书》:“臣窃观自古人主享国日久,无至诚惻怛忧天下之心,虽无暴政虐刑加於百姓,而天下未尝不乱。”

《清史稿·礼志七》:“初高宗享国日久,尝諭年至八十六岁即归政。”

2.犹享世

宋 苏轼 《崇教化策》:“此三代之所以享国长久而不拔也。”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夏禹王得舜帝禪位,立国为夏,传一十七代,享国得四百三十一年。”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山东某生梦游地狱》:“东、西晋享国至一百六十年。”


国语辞典

1.君主在位的时间

《文选·贾谊·过秦论》:“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文选·韦孟·讽谏》:“享国渐世,垂烈于后。”

2.王朝统有天下的时间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夏禹王得舜帝禅位,立国为夏,传一十七代,享国得四百三十一年。”


网络解释

1.享国

享国,汉语词汇。

拼音:xiǎng guó

释义:1、享有其国,指帝王在位年数。2、整个王朝统治的年代


英语翻译 be on the throne; reig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享国造句

  • 1、这个明朝享国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神宗,实为寓贬于褒,是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隐居深宫数十年,不见朝臣,不理朝政,致使到万历末年,国家的官吏已经缺了一半。
  • 2、文公励精图治,轻徭薄税,布衣帛冠,粗食菜羹,早起晚息,扶安百姓,人称其贤,使卫享国四百年。
  • 3、全程指导办理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可尊享国家高层次海归待遇,回国可购免税车、创业免税,国内外就业前景广阔。
  • 4、三亚财富海湾大酒店为超五星级海湾酒店,海天一色无边泳池,奢享国王级度假礼遇。
  • 5、禹王得舜帝禅位,立国为夏,传一十七代,享国得四百三十一年。
  • 6、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承平享国至四百,桀王无道干坤颠。
  • 7、享国十余年,志大意逸,吕梁覆军,大丧师徒矣。
  • 8、分享,我们会收获很多,无论欢乐悲喜,那都是人生的滋味,缺少了任何一种,你的人生就不完美。学会分享,分享自己的,也分享别人的;分享快乐的,也分享悲伤的;分享个人的,也分享国家和民族的。
  • 9、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惜这位储君无缘享国,还没来得及即位就不幸病故,大明王朝从此进入了皇权争夺的混乱朞。
  • 10、华丽的辞藻要字典去找,优美的词句需要思考,真挚的问候不打草稿。国庆假朞将到,看,我的祝福风风火火地来了!祝你乐享国庆长假,从此永无烦恼!
  • 11、今年国庆最精彩!看美女嫦娥一饱眼福,品美味月饼享受口福,观阅兵仪式共享国福!神仙委托我给你送祝福:国庆节快乐!
  • 12、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在这个果实累累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国六十一岁的生日,能和祖国同胞们共同分享国庆的喜悦,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对祖国说:我爱你,中国!
  • 13、主办方率先推出统一办理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书,可尊享国家高层次海归待遇,回国可购免税车、创业免税,国内外就业前景广阔。
  • 14、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
  • 15、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
  • 16、黄武元年,刘备因嫉妒东吴而杀死关羽,率领军队入侵东吴。孙权以鲁迅为大都督率率领军队抵抗敌人。鲁迅因其卓越的战略和良好的调度而击败了蜀军,刘备击败了白帝城。起初,当鲁迅为大都督抵抗刘备时,他周围的将军大多是孙策时代着名的老将军,有些是贵族。他们很自豪,不听鲁迅的调度。鲁迅按着剑说:刘备以世界闻名,甚至曹操也害怕他三分,现在率领军队犯罪,实际上是强大敌人的压力啊!君主分享国恩,团结一心,共同抗敌,报国恩。现在大家都不能团结一心,听调令,真的不应该。虽然我是一名学者,但受主承担了宏恩的伟大责任。国家让君主服从我的原因是我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优势,那就是我可以忍辱负重。现在各负其责,怎么能拒绝?军令如山,不能违反?!
  • 17、尊享国际时尚,乐享精彩生活。
  • 18、畅享国际生活,追求时尚真我。
  • 19、爱家乡味,享国民康。
  • 20、汇地方特产,享国安民安。
享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