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接应
jiēyìng

接应


拼音 jiē yìng

简拼 JY


词语解释

接应[ jiē yìng ]

1.配合己方的人行动

接应先头部队。

stand ready for assistance;

2.物质上给予帮助;接济

supply; give material assistance to;


引证解释

1.犹应对;应答

《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

《宋书·颜延之传》:“接应之方,言必出己。”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泽如不想说什么话去接应,他照旧带着不舒服的感觉望着钱的喉结。”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六:“‘他的妻子很能干,’我接应着。”

2.呼应支援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二折:“元帅先行,我与敬德将军随后来接应元帅来。”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却説店小二为接应陈名盗马,回到家中,正在房里与老婆説话。”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龙泉人郭公子起义兵以应伪周……后与大任不协,不相接应。”

茅盾 《子夜》十三:“还是先和虹口那几个罢下来的厂接好头,她们来冲,我们关车接应。”

3.供应;接济

子弹接应不上。


国语辞典

1.呼应、支援

《三国演义·第六八回》:“见徐盛在李典军中搅做一团厮杀,便麾军杀入接应。”

《红楼梦·第七四回》:“你且说谁作接应,我便饶你。”

策应


网络解释

1.接应

接应,汉语词汇。

拼音:jiē yìng

基本解释:犹应对;应答;供应;接济。

语出《东观汉记·马客卿传》:“ 马客卿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


英语翻译 to come to the rescue; to provide suppor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接应造句

  • 1、抢匪得手后,立刻跳上接应的车子,扬长而去。
  • 2、队长快速运球进攻,却无人接应,终于孤掌难鸣而失手。
  • 3、又听得寨前炮响,史广恭按兵不动,只等他人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
  • 4、这些在岸边接应的毒枭,在警方迅雷不及掩耳行动中,被一网打尽。
  • 5、突然,斜刺里冲出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拎包贼一下上了摩托车的后座,原来拎包贼还有接应同伙。
  • 6、于是联络大将郑汉璋、张神剑准备叛变,并和秦宗权、秦彦暗通款曲要求接应
  • 7、幸亏苏疆见势不妙,出关接应,才仅以身免。
  • 8、田忌和孙膑统大军接应,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辎重军器尽归于齐。
  • 9、欢欢喜喜过新年,亲朋好友来团圆。大年三十熬年夜,觥筹交错唱高歌。一早大堂贴对子,接应门神到家门。除夕飘雪兆丰年,安泰康合又一春。除夕快乐。
  • 10、万历二十一年二月初,我随祖将军与李宁将军同守开城,杨元兵驻扎平壤,扼守在大同江,方便粮饷运输;李如柏军散于宝山等地为接应;查大受军守备在临津城。
  • 11、张燕怒极,本想返身去扑杀杜远的,可典韦率领的五百官兵杀得凶狠,犹如五百头猛虎,见人就咬,无人能挡,促使他前后接应不暇,分身无力。
  • 12、林冲、花荣占住吊桥,回身再战,诈败佯输,诱引卢俊义抢入城中。背后三军,齐声呐喊。城中宋江等诸将,一齐兵变,接应入城。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
  • 13、为抵御金兵入侵,许多中原豪富之家破家为国,倾其所有捐献出金银无数,在没有接应到义军的情况下,被秘密的储运到了这座金库中。
  • 14、梁文真知道此间酒店由旱地忽律朱贵主管,乃是梁山好汉的接应点,是情报站,必须小心在意,不应在此投宿。
  • 15、来人说的有理有据,紫萱也不好再过为难,简单的训示了俩句,就回退了前来接应的将军。
  • 16、享受着接应不暇的丛山峻岭之貌。
  • 17、有好几天没着家了,他也确实没有时间回来,今天应付孙小姐,明天应付蒋园,这回又增加一个许市长,有点接应不暇。
  • 18、启奏官家,宫里新增数千人口,大内已是接应不暇,宫城制度已成,土地有限,延福宫外全是民居田亩,扩充容易。
  • 19、比及苏飞引军于岸上接应时,东吴诸将一齐上岸,势不可当。
  • 20、矢量的面积分方程因其被积函数具有高阶奇异性,不能直接应用于数值计算。
接应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