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接纳
jiē

接纳



词语解释

接纳[ jiē nà ]

1.接受;收纳

接纳新会员。

receive;


引证解释

1.结交罗致

《后汉书·岑彭传》:“光武深接纳之。”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宫门外设一宾馆,令上大夫裴仲接纳天下之士。”

邹鲁 《广西光复》:“并开华熙客栈,实欲借此为机关,接纳志士以谋大举。”

2.接待,招待

《水浒传》第七三回:“里面太公张时,看见李逵生得凶恶,暗地教人出来接纳。”

3.接受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他必然是较多地接纳了人民观点的人。”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当大家猜透他的谜,不愿接纳他的时候,金生说:‘……可以让他试一年。’”


国语辞典

1.接受收纳

《金史·卷一二九·佞幸列传·张仲轲》:“我闻接纳叛亡、盗买鞍马,皆尔国杨太尉所为,常因俘获问知其人无能为者也。”

“我接纳你的建议。”

领受 接受 采纳

推辞

2.结交、罗致

《后汉书·卷一七·冯岑贾列传·岑彭》:“光武深接纳之”

《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网络解释

1.接纳 (词语)

接纳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ē nà,指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采纳。出自《后汉书·岑彭传》等。


英语翻译 to admit (to membership)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接纳造句

  • 1、主政者一旦师心自用,则难以接纳谏言。
  • 2、我们经理一向都是从善如流,我相信,我们的意见一定会被接纳的。
  • 3、他虽然身为主管,却随时都能虚怀若谷地接纳部属意见,真是难能可贵。
  • 4、酒色财气,他无一不好,我怎敢接纳这种人做事。
  • 5、宽容是大度的接纳,宽容是高度的认可,宽容是极度的肯定,宽容更是一种美德,有了宽容的心我们便会发现人生的真谛!
  • 6、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 7、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 8、荷露闪烁着快乐的银光,吉祥如意。花露圆润如玉散发着清香,诱人留恋。秋露似珠晶莹洒满绿地草茵,展露美满。愿你白露节气接纳银露送福,幸福永远!
  • 9、不要轻易去挑战或考验人性。人性禁不起这些。它需要的是保全,余地,推挡,遮盖。若你单刀戳入,必然破绽百出。不要尝试去击溃任何人。只有真正强大的心才经受得起真实和杀戮。若你有怜悯,应善待和接纳那些心灵的软弱和暗昧。
  • 10、上海租界以一隅之地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难民,成为难民的福地。
  • 11、我的心愿是不再被四处贩卖,所以请你接纳我吧。相对的,我一生将属于你。
  • 12、你真诚地接纳自己,你更能真诚地接纳别人。
  • 13、如果老是去琢磨哪些人你讨厌,哪些人与你志趣相投,那么你就大错了,要想着如何让别人接纳你,而不是你能接受什么样的人。
  • 14、寂寞是一种逃脱,面对束手无策的日子,它接纳你的无能和敌意。
  • 15、只有你学会把自己已有的成绩都归零,才能腾出空间去接纳更多的新东西,如此才能使自己不断的超越自己。
  • 16、肖卫东将他拒之门外,大宝干脆使了一招程门立雪,肖卫东扛不住劲了,开始接纳
  • 17、虚心,就是倒空自己,不能自以为是,要善于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虚心,就是降低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也就是别把自己太当一回事;降低自己不是卑微,不是低人一等,不是比谁下贱,而是做人的一种风度一种雅量,更是一个人的品德。
  • 18、落难困苦,无以为继,能得到一方诸侯的接纳,何啻于久旱逢甘霖。
  • 19、黄鹤楼不仅要忍受将军与士兵杂乱无章的脚步,更要承受旅者与游客层层叠叠的踏访,而且,还要接纳诸多附庸风雅的所谓墨宝。
  • 20、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接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