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调和鼎鼐
tiáodǐngnài

调和鼎鼐



词语解释

调和鼎鼐[ tiáo hé dǐng nài ]

1.调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引证解释

1.调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参见“调鼎”

韦贤 初相 汉,范叔 已归 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调和鼎鼐费心机,别户分门恩济威;钻火燃寒灰,这燮理阴阳非细。”

《天雨花》第一回:“长成必定功名显,调和鼎鼐济苍生。”


国语辞典

1.鼎、鼐,古代烹调器。调和鼎鼐指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职责。宋·欧阳修〈又回富相公谢书〉:“三接之际,群心以安。出纳枢机,虽为于要任,调和鼎鼐,当正于鸿钧。始塞舆谈,实非私论。”明·徐元也作“鼎鼐调和”

《八义记·第一三出》:“赵盾身为正卿,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网络解释

1.调和鼎鼐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出处】: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调和鼎鼐造句

  • 1、社论说,王金平主掌“立法院”十余年,自有其表现优异的一面,且在政坛调和鼎鼐更具功力。
  • 2、他作为热爱宝岛家园的无党籍公民,诚恳拜托王金平调和鼎鼐、折冲樽俎。
  • 3、他作为热爱宝岛家园的无党籍公民,诚恳拜托王金平调和鼎鼐、折冲樽俎,“立法院”早日完成审查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 4、为政者兼听则明,海纳百川;治理者镇暴抑邪,调和鼎鼐,治大国若烹小鲜。
  • 5、王菲为人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亚鹏则圆融、谦冲,少有疾言厉色之时,擅于调和鼎鼐,消弭各种矛盾与隔阂。
  • 6、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
  • 7、调和鼎鼐、复杂运算是他的本行。
  • 8、调和鼎鼐画凌烟,乞休始识田园乐,笑傲王侯不羡仙。
  • 9、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但能使吕布生心,董卓不足图矣。
  • 10、然而就在这欧洲诸王群龙无首之际,教会却扮演了调和鼎鼐的角色,在政治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11、人都道,不调和鼎鼐,岂尽其才。
  • 12、臣闻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相国为民兴利,化无益为有益,正是丞相调和鼎鼐应做的职务。
  • 13、春雨润物,磨砺成今日犀利之笔,中外典故,信手拈来,相杂以出,调和鼎鼐,既得学者之趣,又有诗人之风。
  • 14、关键仍在王金平如何发挥调和鼎鼐功力,透过“立法院”既有机制让两岸服贸协议、协议监督条例等尽速通过。
  • 15、文学院,读书写作莳草玩物之余,尚有调和鼎鼐之好。
  • 16、文学院作家,读书写作莳草玩物之余,尚有调和鼎鼐之好。
  • 17、现供职于天津市作家协会文学院,读书写作莳草玩物之余,尚有调和鼎鼐之好。
  • 18、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文学院作家,读书写作莳草玩物之余,尚有调和鼎鼐之好。
  • 19、美国人不善烹调,也是事实,不过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肯下工夫于调和鼎鼐,恐亦未必逊于其他国家。
  • 20、之地利,得四季之天时,调和鼎鼐,包溶五味,以数十种技法炮制数千种菜肴,其品种技术南下北上影响遍及神州,美味脍炙人口。
调和鼎鼐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