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临深履薄
línshēn

临深履薄



词语解释

临深履薄[ lín shēn lǚ bó ]

1.《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亦作:临深履冰


引证解释

1.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 《后汉书·杨终传》:“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王者忧劳於上,台鼎顰顣於下,临深履薄,惧祸之及。”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政体》:“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

《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亦作《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亦作“临深履冰”。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

亦省作“临履”。 三国 吴 薛综 《与诸葛恪书》:“虽实国家威灵之所加,亦信元帅临履之所致也。”


国语辞典

1.走近深渊,踩在薄冰上。语本比喻戒慎恐惧,十分小心。也作“临深履冰”、“履薄临深”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汉书·卷四八·杨终戒传》:“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文选·潘岳·西征赋》:“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


网络解释

1.临深履薄

临深履薄,读音lín shēn lǚ bó,汉语成语,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英语翻译 approaching the brink of the abyss and treading on thin ice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临深履薄造句

  • 1、他始终抱着临深履薄的态度,在别人眼中,也许过于小心,但却使他在职务上从不出差错。
  • 2、初到新环境,凡事皆当临深履薄,仔细观察,再作打算。
  • 3、总经理要我来整顿分公司业务,这责任实在太重大了,让我有临深履薄之感。
  • 4、他在这次人事调动中能不降反昇,都是因为他平时处事临深履薄,深获上司欣赏的缘故。
  • 5、侭管身居高位,他的处事仍如临深履薄,丝毫不敢大意。
  • 6、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 7、尽管身居高位,他的处事仍如临深履薄,丝毫不敢大意。
  • 8、那些抗洪烈士们临深履薄的壮举,永远激励着我们。
  • 9、做事情常常采取临深履薄的态度,便可免却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 10、尽避身居高位,他的处事仍如临深履薄,丝毫不敢大意。
  • 11、他听说这里人事关系极为复杂,所以初来乍到,便有一种临深履薄之感,说话做事都十分小心谨慎。
  • 12、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干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中操出。
  • 13、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自信而坚强,做事之前一定会做到胸有成竹;做的时候又小心翼翼,如临深履薄。跟着他学习一阵子后,敬重之心便会油然而生,而从他那里学到的方法也会让我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 14、并宜其诅咒,用水与油,临深履薄,以发誓言。
  • 15、但这灯火太微弱,微弱得让我气馁,微弱得让我心酸,我不得不如临深履薄,战战兢兢地小心守护着这微弱的灯火。
  • 16、比如亡羊补牢、梁上君子、刻舟求剑等十典型的典故类成语,如空空如也、临深履薄、任重道远等则是典型的造词而得的成语。
  • 17、他始终抱着临深履薄纺态度,在别人眼中,也许过于小心,但却使他在职务上从不出差错。
  • 18、君侯诚宜以临深履薄为戒。
  • 19、多懂得一些这样的教训,能促使我们保持忧患意识和临深履薄的警觉。
  • 20、他过人的长处是温良诚实,表里如一;守规尽职,出乎自然,临深履薄,行所当行。
临深履薄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