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连横
liánhéng

连横



词语解释

连横[ lián héng ]

1.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称连横;苏秦说六国联合抗秦叫合纵。泛指结盟


引证解释

1.战国 时 张仪 游说六国共同事奉 秦国 称连横; 苏秦 说六国联合抗 秦 叫合纵

《战国策·齐策一》:“张仪为秦连横。”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於是彊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连横,驰车击轂,介胄生蟣蝨,民无所告愬。”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若《史记》载苏秦合从,张仪连横,范雎反间以相秦,鲁连解纷而全赵是也。”

2.泛指结盟

《梁书·张缅传》:“收散亡之餘弱,结与国而连横。”

《陈书·高祖纪上》:“豫章祅寇,依凭山泽,缮甲完聚,多歷岁时,结从连横,爰洎交广。”

《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居无何,河中、永兴、凤翔连横谋叛。”


国语辞典

1.战国时秦国张仪所提倡的外交政策。目的在打破六国合纵政策,利诱六国分别与秦国亲善,然后再各个击破,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也作“连衡”

《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合纵

2.人名。(西元1878~1936)​ 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台湾台南人,原籍福建龙溪。擅写诗文,精通史学,曾任职台湾日报、台南新报汉文部,民国元年入清史馆工作。毕生致力于保存台湾文献,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剑花室诗集、文集》等


网络解释

1.连横 (战国时代的一种外交策略)

连横,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出自“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与“合纵”对应,也作连衡。是张仪提出的外交策略,现在也用来泛指结盟。


英语翻译 Horizontal Alliance, clique of the School of Diplomacy 纵横家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25-221 BC)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连横造句

  • 1、连横以他的历史巨着流芳百世。
  • 2、连横以他的历史巨着百世。
  • 3、广阔无垠的太平洋,应该如她的名字那样太平无事,而不是相关国家连横合纵,掀起令人不安的鲸波巨浪。
  • 4、王者迭兴,千载难逢,是建齐桓公、晋文公之功业,来辅助国家;还是三分鼎足,连横合纵,也应该看时间而定。
  • 5、大秦国庆元十六年,上有北伮虎视眈眈,下有楚、齐纷争不断,左有燕、赵、商、西寒合纵连横,右有海寇侵扰。
  • 6、合纵之法可以让霍君白体内薄弱的五行之气互相补足,达到五行同时强化的目的,而连横之法则可以让自身的五行之气与天地间的五行之气结盟,用处也不小。
  • 7、公司通过与行业伙伴合纵连横方式,逐步将广告业务渗入其它电影院线。
  • 8、当金融海啸惊涛拍岸,身处世界各个角落的华商因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同陷沼泽,纷纶资产缩水、订单锐减,血脉相连的同胞急需互相帮扶、合纵连横
  • 9、这是一首长诗,也是一首史诗,秦、齐、楚、唐,各个势力在江南江北犬牙差互,便如战国诸侯一般尔虞我诈、合纵连横
  • 10、论战略中国人是鼻祖啊,公元前就有“近交远攻”,就有“连横合纵”,中国人的战略眼光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的中国人的智慧。
  • 11、订单锐减,血脉相连的同胞急需互相帮扶、合纵连横
  • 12、莫长老,这次的后果本座愿意承担,什么样的赔账和弥补我们连横城都愿意承担,不过本座希望的是两座城能够沟通,能够互通来往。
  • 13、实力强大的广播商借道实力较弱的广播商的全国电视网,中国的省级电视机构正以此方式合纵连横,巩固实力。
  • 14、连横是秦拉拢弱国中的一部分去攻打其他弱国。
  • 15、各国之间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在外交上连横合纵,纵横捭阖。
  • 16、但是,美满的家庭生活不能抚平连横心中的痛楚。
  • 17、和张仪为政敌,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彼此相互攻击,为同时之人。
  • 18、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击,连横阔的胖大汉也不免向前一跄踉。
  • 19、我们又来到连横纪念馆,里面都是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我最感兴趣的是台湾有许多竹子编的东西,有篮子、盆子、碗、盖子、水壶、伞。还有用稻草编的金龙。
  • 20、百善孝为先,自古便有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连横槊赋诗的曹孟德也在父亲死后失声痛哭。
连横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