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温暖
wēnnuǎn

温暖



词语解释

温暖[ wēn nuǎn ]

1.使人心里觉得暖和

上级的关怀温暖了群众的心。

sense the warmth;

2.和暖

温暖的春天。

warm;


引证解释

1.暖和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往者常民衣服温暖而不靡,器质朴牢而致用。”

《后汉书·东夷传·倭》:“气温腝,冬夏生菜茹。”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共眠布被取温暖,同举菜羹甘淡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翩翩》:“顾生肃缩,乃持襆掇拾洞口白云,为絮复衣;著之,温煗如襦,且轻鬆常如新绵。”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一道温暖的热流,缓缓地流过了道静冰冷的全身。”

2.犹温存。参见“温存”

宋 杨万里 《明发祈门悟法寺溪行险绝》诗:“何须双鷺相温暖,鷺过还教转寂寥。”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王九妈新讨了瑶琴……终日好茶好饭,去将息他,好言好语,去温暖他。”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亲》:“我婶母是一个毫不亲切的妇人,我虽然被她抚养过,但是我从她那里并不曾得到温暖。”


国语辞典

1.暖和

《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温暖之气,养生百木。”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内中烧了煤火,所以这般温暖。”

暖和

冰凉 寒冷 凄冷


网络解释

1.温暖 (许巍演唱歌曲)

温暖》是出自2000年1月发行的专辑《那一年》的歌曲,后来又收录在2005年3月5日发行的《珍藏许巍1995-2000作品全集》。作词、作曲、演唱都是许巍。

2.温暖 (汉语词汇)

温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ēn nuǎn,意思是天气温暖;使感到温暖;温存。近义词为 暖和,温暖。反义词为寒冷,冰寒。


英语翻译 warm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温暖造句

  • 1、这些解衣推食的善行,证明我们的社会还是充满温暖
  • 2、当年在军中,老长官对我们确实是解衣推食,让我们这些新兵感到无比温暖
  • 3、春风固然美,可它温暖得让人迷醉。
  • 4、春天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天空晴朗。太阳已经升高,也更加温暖了。它的万道金光愉快地亲吻着万物,亲吻着我们的面颊,那么温柔,那么亲切,就像是妈妈爱抚儿女一样温柔敦厚!
  • 5、来到孤儿院后,这些内重外轻重新有了温暖的家。
  • 6、挫折是严寒中的一颗蜡烛,让我们感觉到家的温暖;挫折是迷路时的一盏照明,照亮我们的心房;挫折是照明前进的指南针,让我们在迷途中寻找到方向。
  • 7、家是停泊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家是生活的动力,家是温暖的依靠,家是心灵的乐园!
  • 8、童年是一张地图,图中的一个个地点是我们欢乐的种子,带领我们穿过一个个“圣地”。童年是一支笔,笔中包含着一个个遐想,让我们轻轻写下。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使我温暖。快乐。
  • 9、家是温暖的港湾,在你疲惫的时候,可以停下歇一歇;家是生活的加油站,在你无力的时候,可以停下加加油;家是快乐的源泉,在你烦闷的时候,可以停下静静心。
  • 10、她的手不像雕塑家的精巧细致,不像建筑师的精雕细刻,不像绘画家的超凡脱俗,但是这双手却给了我温暖
  • 11、友谊是和煦轻柔的春风,让人温暖贴心。
  • 12、懂别人的辛苦,念别人的恩惠,知别人的温暖,恕别人的失误。
  • 13、各色鲜艳的花争奇斗艳,在温暖的春日的阳光中,绽开了笑脸,恍若神妃仙子一般。
  • 14、希望是前行的方向标,希望是海航的灯塔,希望是冬天里温暖的火苗,希望是内心深处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希望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 15、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母爱是冬日的阳光,温暖着赤子的心灵;母爱是尽职的卫士,保护着幼小的生命;母爱是春天的细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母爱是秋天的金黄,展现着丰收的喜悦。
  • 16、杏花纯洁桃花艳,阳春二月情人节,阳光温暖蝶儿舞,微风拂面醉情怀,男女相约吐爱意,情投意合合欢带,情人节祝你抱得美人归。
  • 17、人生在世,区区百年;多希望能少些寂寞,少些哀愁,少些心灵的孤单;多些惊喜,多些美丽,多些自己的温暖
  • 18、青春是什么颜色?青春是红色,因为我们心灵活泼。青春是什么颜色?青春是白色,因为我们友谊澄澈。青春是什么颜色?青春是蓝色,因为我们学习快乐。青春是什么颜色?青春五颜六色,因为它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 19、亲情总是让生活充溢着一份份平平常常却恒久的温暖,亲情是贯穿生命始终的依伴。
  • 20、高高挂起的太阳光芒四射,温暖人心。春天的景色,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象她的衣衫。
温暖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