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极谏
jiàn

极谏


拼音 jí jiàn

简拼 JJ

词语解释

极谏[ jí jiàn ]

1.尽力规劝。古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引证解释

1.尽力规劝。古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桓公 问置吏於 管仲

管仲 曰:‘……犯颜极諫,臣不如 东郭牙,请立以为諫臣。’”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夫大臣重禄而不极諫,近臣畏罪而不敢言。”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明王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諫。”

《清史稿·高宗纪一》:“戊辰,策试贡士,詔能深悉时政直言极諫者听。”


网络解释

1.极谏

极谏极jí jiàn ㄐㄧˊ ㄐㄧㄢˋ,尽力规劝。古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英语翻译 Extremely admonish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极谏造句

  • 1、他敢于在领导面前犯颜极谏,结果处处碰壁。
  • 2、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
  • 3、建元元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 4、而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
  • 5、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
  • 6、在史籍中,可发现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
  • 7、无怪乎,在太宗朝出现了许多敢于直言不讳、面折廷争、犯颜极谏的大臣,魏征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典型。
  • 8、又因灾异,援引幽隐,重贤良、方正、敦朴、有道之选,危言极谏,不绝于朝。
  • 9、也就更加放心大胆地批评指责,甚至在上奏前四处宣扬,显示其言之激切,以求直言极谏之名。
  • 10、仁宗在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司马光与范镇同被派去担任复考官。
  • 11、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 12、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13、史载:桀无道为酒池肉林,龙逢极谏,桀囚而杀之。
  • 14、汉文帝属善纳谏言之君,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 15、当举事之初,执政大臣、台谏侍从苟能犯颜极谏,则圣心自回,祸难自息矣。
  • 16、试所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问。
  • 17、以贤良方正与直言极谏问策取士。
  • 18、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 19、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 20、魏谟入仕后,再现了魏征直言极谏之风。
极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