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充盈
chōngyíng

充盈



词语解释

充盈[ chōng yíng ]

1.充满;丰富

plentiful;


引证解释

1.充满

《荀子·赋》:“充盈大宇而不窕。”

《汉书·刘向传》:“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飢寒顿仆於沟坑,盗贼充盈於犴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成》:“生微醒,闻兰麝充盈。”

续范亭 《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伟大同情,充盈八极。”

2.充足;众多

《管子·八观》:“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

《尸子》卷下:“是故万物莫不任兴,蕃殖充盈,乐之至也。”

宋 秦观 《财用上》:“俯仰如意,豪气浸生,货贿充盈,侈心自动。”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泰西通商,所以致富者,在材贷之充盈耳。”

3.自得;骄傲

《荀子·子道》:“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

《吕氏春秋·重言》:“臣闻君子有三色……艴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去国居卫,容貌充盈,颜色发扬。”

4.丰满;肥胖

《孔子家语·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符》:“独司马光《纪闻》言德昭好啖肥肉,体太充盈,一夕啖肉过多,痰涌而卒。”


国语辞典

1.充满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

2.充裕

《管子·八观》:“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

3.丰满

《礼记·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聊齐志异·卷二·莲香》:“数日后,肤革充盈。”


网络解释

1.充盈

充盈,汉语词汇,

拼音:chōng yíng。

基本解释:形容事物的状态达到了所容纳的限度。


英语翻译 abundant, plentiful

法语翻译 abondant, plei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充盈造句

  • 1、让心灵时时充盈着爱意,这是我们应当牢牢记住的箴言。
  • 2、我知道只有教育才能够增强我的兴趣,充盈我的灵魂。
  • 3、我们觉得自己活力充盈,精神饱满,可与宇宙并驾齐驱。
  • 4、阳光透过叶茎时,水仙花生命活力是如此真实而充盈。叶片上,深绿的脉络,从底一直延伸到叶梢,脉络间,充盈着缅翡翠似的晶莹剔透绿。她姝雅静定,拥握冬日那暖暖阳光,仿佛吸净所有明亮,来饱满自己的绿。
  • 5、此香槟口感充盈着红色水果、焦糖和香草味,后味悠长、醇烈而圆润。
  • 6、气在身内,神安气悔,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如安而不散,则身存永年。
  • 7、月亮,元宵,映衬着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着你的歌调,鼠年新春充盈着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着你的美妙。
  • 8、月亮,元宵,映衬着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着你的歌调,新春充盈着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着你的美妙。
  • 9、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卸下所有的负担,忘却曾经的疼痛,抚平心灵的创伤,让自己活得轻松而充盈。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做喜欢的事情,爱最亲近的人,抛弃伪装的面具,不再束缚情感的空间。
  • 10、她的眼中有充盈的泪光,似乎在下一秒就会滑落,然而她却只是悠悠一笑,呜咽了一下。
  • 11、让人生避免空洞,充盈而满足。
  • 12、我聆听过柔和抒情的摇篮曲,感受过激扬澎湃的交响乐,却从没注意到这充盈着生机的春的旋律。
  • 13、节点:一处充盈力量的地点,在节点之中魔素汹涌无碍地流动着。
  • 14、天癸枯竭,精气不再充盈,肾脏开始慢慢衰弱,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
  • 15、于是,我们从中直观地看到了热热闹闹的龙舟赛、玩具铺里“康元厂活动玩具”专卖柜琳琅满目的橱窗,以及货物充盈的杂货店。
  • 16、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漫长。紫檀的香味,弥漫在春日,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阳光下,是一道纤绝的尘陌,呢喃着天真,充盈着那抹曾经深不可测的孤清而飘逸的影……
  • 17、感动给予着爱恋,爱恋收获着感动;喜悦充盈着温馨,温馨积存着喜悦;书籍镌刻着知识,知识汇聚成书籍;祝福凝结成短信,短信传达出祝福,愿你这个暖暖的季节,娇艳如花,笑靥如花。
  • 18、当巨蟒停止了颤抖,充盈的身躯变得软塌塌的,碎石也暗淡了下来,黑雾重新回到了碎石之中,绝殇将碎石拔出来,目光炯炯的看着碎石。
  • 19、那双眼睛,像充盈的湖水似的,慢慢地波动着,闪若光,终于,一股泪水簌簌地溢出了她的眼睛。
  • 20、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充盈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