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成熟
chéngshú

成熟


拼音 chéng shú

港台 壯年
简拼 CS
五笔 DNYB



词语解释

成熟[ chéng shú ]

1.果实或谷物成长到可收获的程度

一片成熟的稻子。

ripe; mature; opportune;

2.比喻事物达到一个完全成长的阶段,达到接近完善的程度

成熟经验。


引证解释

1.亦作“成孰”

2.植物的果实或谷实成长到可收获的程度

《鹖冠子·道端》:“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

《汉书·律历志上》:“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宋 秦观 《代蔡州进瑞麦图状》:“今来二麦并已成熟,地无高下,所收斗斛数倍当年。”

峻青 《海啸》第二章十六:“公路对面,就是一片成熟的高粱地。”

3.比喻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汉 王充 《论衡·量知》:“学士简练於学,成熟於师,身之有益,犹穀成饭,食之生肌腴也。”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顷收到你的信并木刻一幅,以技术而论,自然是还没有成熟的。”


国语辞典

1.植物的果实长到可以收获的程度

《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商之为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

2.事机酝酿已达完善的程度

汉·王充《论衡·量知》:“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也。”

“事情尚未成熟,不便对外公布。”

3.心理学上指不是因为学习的结果,而是由于内在的成长而使个体在构造上、机能上或行为上发生变化的过程

幼稚


网络解释

1.成熟 (汉语词语)

成熟是一个汉语词汇,口语读音是chéng shóu,书面语读音是chéng shú。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或事物或行为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英语翻译 mature, ripe, to mature, to ripen, Taiwan pr. [cheng2 shou2]

法语翻译 mûr, mûrir

德语翻译 reifen (V, Bio)​, reif, ausgereift (Adj, Bio)​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成熟造句

  • 1、他自谦少不更事,其实做事很成熟稳重。
  • 2、不要怪他少不更事,将来他会变得成熟的。
  • 3、坚强,是人生的转折点;坚强,是奋发向上的条件;坚强,是让父母欣慰的最好原因;坚强,是成熟的表现!
  • 4、装出来的稳健成熟大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假与无奈。
  • 5、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 6、果园里,柿子黄黄的,像一个个黄灯笼,还没成熟的橘子绿绿的,正在枝头上荡秋千呢!
  • 7、秋雨沙沙地下着,这是它在演奏。奏黄了一片片稻田,奏红了一棵棵枫树,奏出了遍地金黄,奏出了象征着成熟、丰收的秋色。
  • 8、大豆成熟以后,豆荚容易破裂。
  • 9、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
  • 10、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只能就管见所及,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 11、正是荷花成熟的季节,一朵朵荷花含苞怒放,满田野里的荷田闪烁着金光,一簇簇的荷花有的带着水珠乍开,有的含苞吐蕾,有的像个含羞的少女似开非开。一朵朵饱满的莲蓬,挤满荷田,等待着俏丽的客家采莲女来采摘。
  • 12、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炎热下弯着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在麦地里,在岸边的苇草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 13、你看,果园里果实成熟了,一个个柿子笑红了脸,仿佛一个个小红灯笼悬挂在枝头。
  • 14、成长就是一段美妙的记忆,成长就是一段蜕变的过程,成长,就是从懵懂到成熟的阶段。
  • 15、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成熟了,就像一块块金子;果园里硕果累累,有红通通的苹果,梨子像小葫芦似的吊在树上;树叶枯黄了,纷纷落下,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 16、作文时要先在心里酝酿成熟了,才能出口成章。
  • 17、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
  • 18、春天,在田里播上饱满的玉米种,不出一个月,玉米苗便有半人高了,经过细心的照料,吸收了春夏的精华,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时,玉米金灿灿的,惹人喜爱。
  • 19、眼下,海外成熟市场遭受金融危机重创,自顾不暇。
  • 20、向日葵成熟了,个个低头弯腰,仿佛像一个个老爷爷正弯着背行走。
成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