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丝布

丝布


拼音 sī bù
注音 ㄙ ㄅㄨˋ

简拼 SB

词语解释

丝布[ sī bù ]

1.丝绸与布。古代布为麻织品

2.丝、麻或丝、棉的混合织物

3.古钱名


引证解释

1.丝绸与布。古代布为麻织品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妇女饰微治细,以成文章,极伎尽巧,则丝布不足衣也。”

2.丝、麻或丝、棉的混合织物

晋 王羲之 《十七帖》:“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奉敕垂赐杂色丝布绵绢等三十段,银钱二百文。”

3.古钱名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古钱》:“王莽大钱作燕尾状者,比今所有,其大四倍。文曰端布,当千,背后有两字,有丝布、泉布、货布、流布,如是近十布。”


国语辞典

1.丝织品和布。古代的布用麻、葛等纤维纺织而成

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妇女饰微治细以成文章,极伎尽巧,则丝布不足衣也。”

2.以蚕丝、麻与葛混织而成的布料

北周·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奉敕垂赐杂色丝布绵绢等三十段,银钱二百文。”

3.用纱线为经、丝线为纬所织成的布,产于吴江县盛泽镇

4.由日本输入的柳条纹布


网络解释

1.丝布

蚕丝与麻、葛等纱交织的布。《周书·武帝纪》下建德六年:“初令民庶以上,唯听衣绸、绵绸、丝布、园绫、纱、绢、绡、葛、布等九种,余悉停断。”北周庾信《庾子山集·谢赵山赉丝布启》。按宋元以后有棉布,丝棉交织的丝布,近代始有,多为纱经丝纬,俗称棉绸。“经丝作经,而纬以棉纱,曰丝布,即俗所称云布也”(《松江府志》)。可见蚕丝与其他植物纤维交织无论是作经或纬,其织物皆称丝布或云布。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丝布造句

  • 1、当时壮人所织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丝布等9种布料,已被朝廷列为贡品。
  • 2、在东晋贵族统治下的南方,普通衣料多用麻、葛,有的地方用“蕉布”、“竹子布”、“藤布”;高级的衣料是丝麻混合织物“紫丝布”。
  • 3、居民王朝素带来的是铁丝、尼龙线还有丝布,她先将铁丝绕在筷子上,再用力扯直,这样铁丝就成为了弯曲的形状。
  • 4、竹子布、吉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丝布等9种布料,已被朝廷列为贡品。
  • 5、唐代,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
  • 6、黑丝布安平县第九丝网厂
  • 7、先到九楼报到,然后就开始选材料了,我闲了一条蕾丝布、一条丝绸带和一根长长的丝带。
  • 8、惴惴拧开了门,轻手轻脚地进去,见到了不敢见的人。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红血丝布满眼球,无一不透露出她的沮丧,她的担心。我心一跳。
  • 9、我来到楼梯口,拿出一根黑丝布条,缠住眼睛,走了起来。
  • 10、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分分秒秒,他们都待在医院里,都待在需要他们的病人身旁,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双鬃,血丝布满了他们的明眸,尘霜掩盖了他们的面颊,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救人的诚心与抗击非典的信心,他们依然忙碌着
  • 11、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驱邪驱瘟之意,而且,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 12、第二天,我穿上战袍,提起宝剑,与敌军在乌江畔激战。血红的血丝布满我的眼,我噙泪斩敌军无数后,向江东父老谢罪,滴着血的剑清脆落地,我笑着倒在江边,在敌军的诧异中我合上双眼。
  • 13、北星顿时被压进了土里,北星觉得全身都要碎了,裂了,爆了,蹦了!血丝布满全身,血管经脉寸寸爆裂,被撕裂的痛感疯狂的涌进大脑。
  • 14、清早,我吃过早饭,去看蚕宝宝时,我竟然打不开盒子,像是被什么东西粘住了,怎么回事?我好奇地从盒子细小的缝隙里看进去,只见一大片白色的丝布满了盒子,原来是蚕丝把盒子和盖子粘得紧紧的。
  • 15、看,有蚕丝布料,有麻线布料,有棉制布料,甚至还有兽皮制的服装。
  • 16、红色的血丝布满了我的双眼,一霎时,我仿佛同时失去了自己永远都离不开的五觉,我感觉自己无法动弹,就像木偶一样,嘴巴也在不停地颤抖着,我想叫出来,却又好像被什么东西封住了喉咙,如同哑巴一般。
  • 17、无底包是用纳米材料、高级蚕丝布、钛合金制成的。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有红色的、橙色的、绿色的、青色的、蓝色的、紫色的、彩色的。
  • 18、稍稍冷静下来,看见月亮像一颗夜明珠镶在黑丝布般的夜空中。
  • 19、瀑布像一条透明丝布,盖在大地上,川流不息。
  • 20、继续往深处走,一台老式的织布机呈现在我们面前,古老的织布机展示着那优美的体态,一匹匹雪白的蚕丝布挂在上面,仿佛随时有新布完工。
丝布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