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丝竹
zhú

丝竹


拼音 sī zhú
注音 ㄙ ㄓㄨˊ

简拼 SZ
五笔 XXTT

词语解释

丝竹[ sī zhú ]

1.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

2.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

music;


引证解释

1.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

《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洛阳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

明 李贽 《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叶圣陶 《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


国语辞典

1.琴瑟与箫管等。泛指乐器

《汉书·卷六四上·徐乐传》:“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网络解释

1.丝竹

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 洛阳 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 明 李贽 《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叶圣陶 《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


英语翻译 music;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丝竹造句

  • 1、音乐会早已结束,但那优美的丝竹之音,至今依然余音绕梁。
  • 2、音乐像一首小诗,在丝竹之间轻柔地低吟,在鼓瑟之间激昂地高歌,在笙箫之间深情地倾诉。
  • 3、洞萧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 4、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 5、那布达拉宫曾经的管弦之盛,丝竹盈耳,歌舞的繁,如今都消逝了,只留下千年的矗立的身影,骄傲却安详。
  • 6、丝竹本为乐器之名,借为音乐之称。
  • 7、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
  • 8、一路风尘,呼吸着竹林特有的清香,无案牍之劳,倒是风拂绿叶,是自然之丝竹,颇有余音不去意犹未尽之意。
  • 9、薛府这几日丝竹袅袅锣鼓铿锵,纡青拖紫的达官显贵,盛装艳服的贵妇小姐,联袂接踵,进进出出,从早到晚,把个薛府折腾得快成了闹衢的街市了。
  • 10、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
  • 11、丝竹管弦之声声声入耳,婀娜多姿霓裳历历在目。
  • 12、音乐就像一首小诗,在丝竹之间轻柔地低吟,在鼓瑟之间激昂地高歌,在笙箫之间深情地倾诉。
  • 13、当夜,严府花厅中,灯火璀璨迷眼,酒香肉香扑鼻,丝竹管弦乱耳。
  • 14、物阜民康、乐业安居之余,丝竹管弦,信可乐也。
  • 15、数百万年后,神界地界皆无父神音讯,神主、魔王,空有一身神力,却徒受案牍之劳刑,却无丝竹之乱耳,皆感倦怠。
  • 16、扬琴传统乐曲分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四川扬琴、东北扬琴四大流派。四大流派均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
  • 17、那凭空而立的绝代佳人蓦地樱唇轻启,缓缓道出三个好似天籁的仙吟,靡靡之音若空谷幽兰,金石丝竹,如莺啼舌啭的音喉扣人心弦,绕梁三日,仿佛将人的灵魂都勾了去。
  • 18、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一环接着一环,微风拂过,似有万千愁绪,湖中泛起了涟漪。
  • 19、心存明月,月照九州,可知人生本无常?菊花正香,今夕昨昔相聚相离,琴瑟琵琶丝竹管弦,遍插茱萸,花中行乐月中眠,半醉半醒,谱写重阳喜庆的乐章。
  • 20、歌舞升平,繁弦急管,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丝竹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