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义理

义理


拼音 yì lǐ

简拼 YL
五笔 YQGJ

词语解释

义理[ yì lǐ ]

1.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

以义理咨访。——清·刘开《问说》

argumentation;


引证解释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

《魏书·崔浩传》:“作者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

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

《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三国 魏 王肃 《<孔子家语>序》:“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

3.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

宋 张载 《经学理窟·义理》:“有急求义理復不得,於閒暇有时得。”

《二程遗书》卷十八:“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记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即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4.文辞的思想内容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今诗与古诗,俱有义理,而盈於差美。方之於士,并有德行,而一人偏长艺文,不可谓一例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举子轻薄为文,不求义理,惟以敏速相夸。”

5.犹道理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追思所犯,真无义理。”

《水浒传》第三六回:“赵家那廝是个刁徒,如今暴得做个都头,知道甚么义理?”

郭沫若 《鸡之归去来》:“那H老板娘是讲义理的人。”


国语辞典

1.微言大义之理

“清末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者相互为用。”

2.道德公理

《淮南子·泰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

3.内容、意义

《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网络解释

1.义理

义理,汉语词汇。

拼音:yì lǐ,

释义: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3、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4、文辞相关。5、犹道理


英语翻译 argumentatio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义理造句

  • 1、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没用。
  • 2、做学问不能只是寻章摘句,必须潜心研究书中义理,才能确有体会。
  • 3、马克思主义理论刚传入中国时,曾被许多顽固分子视作旁门左道,邪魔异教而大加斥责。
  • 4、哎呀,搞笑,大家心里的对搞笑的含义理解不一样的。
  • 5、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
  • 6、这道题你已是一误再误,看来对题义理解上有问题,我再给你讲讲。
  • 7、共产党员陈刚虽因被叛徒出卖而身陷囹圄,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雄心未死。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 9、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
  • 10、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 11、他早年以大乘义理破斥小乘教说,极力称赞空宗之手段、气魄,又为空宗终归空寂而深感可惜。
  • 12、郝大通出家前是山东宁海州的首富,精研义理,以卖卜自遣,后来在烟霞洞拜王重阳为师。
  • 13、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 14、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骨,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
  • 15、禅者,禅宗一类;讲者,重研修佛教义理的天台、华严诸类;教者,诵念真言密咒,演行瑜伽显密法事仪式之僧众也。
  • 16、许地山的作品直接引用宗教典故、宗教词汇,同时大量借用了宗教文化的意象、原型,隐喻了深刻的宗教义理
  • 17、其一,吾将为闯王兄修书一封给吴三桂,陈述义理及利害得失,同时可以善待吴三桂在京家人。
  • 18、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
  • 19、据说此人终日挥麈谈玄,义理随时变异,号曰“口中雌黄”,朝野翕服。
  • 20、其错皆在逐末舍本、用奇舍正、尚虚弃实,只求一时急效而不计后果,沉溺于权谋而践踏义理
义理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