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清理
qīng

清理



词语解释

清理[ qīng lǐ ]

1.彻底整理或处理

清理古代文化。

清理财赋。

liquidate; put in order; clean off; clear;

2.明于事理

高雅、奇伟、达见、清理,行不苟合,言不夸毗,此异士也。——《后汉书》

know; understand;

3.治理

清理疆内,外诛暴强。

manage;


引证解释

1.平治

《史记·秦始皇本纪》:“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彊。”

2.彻底整理或处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不料当到第三年上,忽然来了个九省钦差,是奉旨到九省地方清理财赋的。”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近来所负笔债甚多,拟稍稍清理,然后闭门思过,革面洗心。”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3.明于事理;懂得道理

《三国志·魏志·桓阶卫臻等传评》:“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高雅、奇伟、达见、清理,行不苟合,言不夸毗,此异士也。”

《陈书·周宏正传》:“年十岁,通《老子》、《周易》。捨每与谈论,輒异之,曰:‘观汝神情颖晤,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


国语辞典

1.平治、平定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彊。”

2.整理、处理

《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但是这些书一齐出在上海,总得请制宪下个公事给上海道,叫他帮著清理清理才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五回》:“不料当到第三年上,忽然来了个九省钦差,是奉旨到九省地方清理财赋。”

整理

积压

3.明白事理

《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桓阶等传·评曰》:“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陈书·卷二十四·周弘正传》:“观汝神情颖晤,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


网络解释

1.清理

清理,指彻底整理或处理;治理,清理疆内,外诛暴强。见《三国志·魏志·桓阶卫臻等传评》:“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英语翻译 to clear up, to tidy up, to dispose of

法语翻译 arranger, régler

德语翻译 aussortieren (V)​, geordnet, in Ordnung bringen , Abwicklung (S)​, Beseitigung (S)​, Nachuntersuchung, nachschauen (S)​, liquidieren (V)​, ordnen (V)​, roden (V)​, klar, frei (Adj)​, liquidiert (Adj)​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清理造句

  • 1、大水淹了厂房,光是清理费就要几十万,你这几千元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 2、最近,我们要对各种违法乱纪现象进行清理整顿。
  • 3、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4、我们要彻底清理蚊蝇滋生的场所,做到斩草除根。
  • 5、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多吃水果多吃菜,清理肠胃又补钙。降压降脂又抗癌,健身防病心愉快。
  • 6、只是个挨家挨户推销游泳池清理的家伙。
  • 7、今天突击清理仓库,一个组的人忙得个人仰马翻,大半天才算安顿了下来。
  • 8、请将物品清理摆布好,舞会马上要开始了。
  • 9、检查开机加载项,清理不需要的,保留输入法指示器和安全防火墙,其它的都可以清除。
  • 10、心无杂物,才不会有阴影。清理心灵,才可以轻松生活。
  • 11、板刀用来修老茧,斜刀是修脚趾甲,刮刀清理污垢。
  • 12、经过仔细勘查后,现场指挥员下令架设单杠梯,利用机动链锯、刀具和绳索,人工对覆压在房体的树枝、树干逐步进行切割、清理
  • 13、林森在清理卷柜,分门别类,该撕的撕,该丢的丢。
  • 14、就算你练成了本门的内功心法,又其奈我何?清理门户,你大言不惭,这话该由我们说才对!
  • 15、耳屎、鼻屎、眼屎等五官分泌物需要及时清理,但注意不能深挖硬抠,不然很容易会伤到宝宝。
  • 16、请找出这臭味的源头并赶紧把它清理掉。
  • 17、对周围的环境要勤清理,勤洒扫。
  • 18、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环卫工人总是按时出现在道路上,总是不断的清理着路面的垃圾。
  • 19、清理心尘,就是涤除杂念,放下非分之想,卸下声名之累,让心返璞归真。
  • 20、星朞天,爸爸清理了架上的图书和杂志。
清理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