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隶书
shū

隶书


拼音 lì shū

简拼 LS
五笔 VINN

词语解释

隶书[ lì shū ]

1.一种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隸书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

official script,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


引证解释

1.汉字字体名。也叫佐书、史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改象形为笔画化,以便书写。始于 秦 代,普遍使用于 汉 魏。秦 人 程邈 将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 程邈 创隶书之说

《魏书·术艺传·江式》:“隶书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於小篆所作也,以邈徒隶,即谓之隶书。”

巴金 《秋》二:“五弟,金冬心写的隶书单条哪儿去了?”

2.正书的古称。正书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故 唐 以前仍有把正书沿称隶书的。为区别于 汉 魏 时代通用的隶书,又称正书为“今隶”

3.指官司刑狱所用的文字

章炳麟 《訄书·订文》:“北宋之亡,而民日啙媮,其隶书无所增。增者起於俗儒鄙夫,犹无增也。”


国语辞典

1.书体名:(1)​ 篆书的简化体,创始于秦,通行于汉、魏。早期隶书在字形结构上保留较多的篆书形迹,称为“古隶”、“秦隶”;后来笔画分出波磔,所形成的隶书称为“八分书”。典型隶书的特点是:起笔逆入,呈蚕头之形;捺划收笔挑起,具燕尾之状。2)​楷书的别名。也作“今隶”。魏、晋至唐使用


网络解释

1.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英语翻译 official script,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隶书造句

  • 1、隶书的历史非常久远。
  • 2、传统的中国书法有篆体、隶书、楷书、草书。
  • 3、小雪练习的是隶书,她年纪虽小,但是拿起毛笔,一笔一画,蚕头燕尾,也像模像样。
  • 4、他的楷书有柳体的骨干也有颜体的浑厚,其中还稍带隶书的韵味,苍劲美观很耐看。
  • 5、冯元桢兴趣广泛,工作之余会以画油画、练书法与刻篆章自娱,一手隶书写得工整而不乏生气。
  • 6、隶书平时基本不用;行书圣教序你要能转化成硬笔,难上加难。
  • 7、款识多以魏字隶书为之,清隽可人,楚楚有致,时有以魏字入印,别有一番意象。
  • 8、亭柱前联为隶书体,文曰“北极位尊恩媲万家生佛,南闽地迥灵钟五里长亭”,后联为行书体,文曰“宝剑烛天降龙伏虎,福星当路凤翥鸾翔”。
  • 9、她说这是大篆籀文,秦国尚未用小篆隶书统一六国文字前的一种文字。
  • 10、因为小篆书写较繁琐,后来,经程邈整理形成书写较简便、快速的隶书
  • 11、关键是抓住“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板桥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几句话。
  • 12、大书法家寇遐的隶书,凝重伟丽。
  • 13、其隶书慕张迁、礼器、乙瑛、史晨,而沉雄朴茂,得景君精粹。
  • 14、秦世既废古文,始用八体,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隶书
  • 15、太守府的门前,沮授在两块红布上用隶书工工整整地写上“爆竹辞旧岁,桃符迎新年”。
  • 16、此外,作品取法的范围还不够宽,楷书主要集中在瘦金体、魏碑唐楷等,篆隶书集中在中山王鼎、铁线篆、曹全和礼器、清人作品等。
  • 17、隶书“朱子治家格言”入编中华书画宝典;2006年。
  • 18、至于草书,则是删除了章草中带有隶书笔意的波磔,加强了用笔的使转,使得转折处笔势连绵,流畅而富有韵致,开创了今草的新局面。
  • 19、大楷取法颜、柳,小楷出入钟、王,力求醇雅古朴;隶书柔和碑简,结体朴茂。
  • 20、毛笔书法有多种字体,如:行书、草书、隶书、楷书
隶书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