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读书
shū

读书


拼音 dú shū

简拼 DS
五笔 YFNN



词语解释

读书[ dú shū ]

1.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read;

2.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study;


引证解释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王先生的声音,原来王先生在读书哩。”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

《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

《穀梁传·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国语辞典

1.阅读书籍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念书


网络解释

1.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

读书》是201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读书》编辑部。本书主要包括思考的前题、实话如何实说、被简化的语言、自然、科学环境、开放时代的经济学家、反思百年、我的三个朋友等内容。

2.读书 (汉语词汇)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是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英语翻译 read; stud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四四方方一块粑,满满粘着黑芝麻,粒粒从人嘴里过,一世也难嚼着它。(打一动作)
谜底:读书
解析:书本四四方方,书上的字跟黑芝麻一样,密密麻麻。

读书造句

  • 1、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了若指掌。
  • 2、读书如走马看花,结果当然是了无心得。
  • 3、读书要懂得掌握重点,提纲挈领,才能读得好。
  • 4、读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容易食古不化。
  • 5、多读书,多领会,写起文章来,就会有福至心灵,左右逢源的感觉。
  • 6、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床上,仍旧手不释卷。
  • 7、读书手不释卷固然好,但适时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 8、别人都说读书苦,我可是沉迷书海,乐而忘返。
  • 9、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
  • 10、小明成绩不断进步,靠的是温故知新的读书方法。
  • 11、我读书做事一路走来,无不战战兢兢,深怕辜负了父母对我的朞盼。
  • 12、读书愈多,愈会觉得自己学识不足,所以绝对不能恃才傲物。
  • 13、要成为一个学者,就必须发愤忘食,焚膏继晷,埋首读书研究,才会有所成就。
  • 14、读书不可囫囵吞枣,方能体会其中精华所在。
  • 15、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即使是学富五车的学者,仍要不断充实新知。
  • 16、对于读书,他有着极高的兴趣,非得韦编三绝,完全读懂,方肯罢休。
  • 17、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驰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倚马可待,足为我们的典范。
  • 18、读书可以广泛涉猎,因为开卷有益,借此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
  • 19、读书善忘的人,补救的办法是反覆熟读,除帮助记忆外,也能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 20、有的人以为大学毕业就不必再读书了,这是一种大谬不然的想法,人生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