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内火
nèihuǒ

内火


拼音 nèi huǒ

简拼 NH

词语解释

内火[ nèi huǒ ]

1.内热

2.指世俗人炽热的欲望


引证解释

1.内热

唐 孟郊 《路病》诗:“飞光赤道路,内火焦肺肝。”

《再生缘》第二一回:“太后娘娘内火已散,再服一剂,须要参汤应用,以候宿食下来。”

2.指世俗人炽热的欲望

唐 鲍溶 《宿悟空寺赠僧》诗:“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3.禁止野烧;禁火

《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以三月本时昬心星见于辰上,使民出火;九月本黄昏心星伏在戌上,使民内火。”

唐 皎然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因逢内火千家静,便覩行春万木荣。”

4.指心星移位退伏,说明季节更换,夏去秋来

《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内火内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

王筠 正义:“内音纳……下内字衍文。”

顾凤藻 集解:“八月日躔大火,心星盖已伏矣。九月又言之内,因《记》出火而及之,故变伏言内也。”


网络解释

1.内火

内火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肝火会有一些烦躁、失眠、女性会有乳房胀痛等。 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


英语翻译 Internal fir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内火造句

  • 1、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悄悄的来临,身体休整防秋困,充足睡眠有保证,秋燥内火易伤肺,新鲜蔬果来滋润,顺应自然少病症,心神定志好安宁,祝你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 2、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芳主任医师提醒,如果此时再吃热量高、脂肪含量高且油腻的食物,容易导致肺火、胃火等“内火”旺盛。
  • 3、阴虚生内热,体内虚火旺盛,阴液受到内火灼伤,人就感觉到烦渴喜饮,并伴有尿浊而黄、舌红苔薄黄。
  • 4、秋风起兮凉了天,秋雨淋漓心舒畅。我送朋友大西瓜,解暑止渴消内火。桃梨送君润肺腑,树下聊天静心凉。欣赏秋色悦目喜,清风阵阵稻谷香。愿君立秋好心情!
  • 5、另外,冬天常吃的火锅、烧烤等也会让人“燥上加燥”,食用后容易使体内积热,导致肺火、胃火等“内火”旺盛。
  • 6、其实,上火有一定的季节特性,由气候及饮食等因素决定,夏天上火“内火”居多,严重的上火还可能引起头晕脑胀、牙龈肿痛等。
  • 7、内生五邪指的是气血津液和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病理改变,即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和内湿。
  • 8、清热不伤脾胃,四季皆宜,夏天降火,冬天调节内火
  • 9、每到这个季节,人们就会三三两两的拿着小刀在山坡上、田野里、森林边、草地上挖蒲公英,蒲公英的作用可大了!叶子吃到嘴里是淡淡的苦苦,它既可以去人体因季节转换的内火,还能入药呢,所以人们都喜爱吃蒲公英。
  • 10、我先拿几根木头和一些稻草,然后用火柴把纸点燃当作燃料放在灶炉内,火点燃了稻草,慢慢地,木头也着起来了。
  • 11、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悄悄的来临,身体休整防秋困,充足睡眠有保证,秋燥内火易伤肺,新鲜蔬果来滋润,顺应自然。
  • 12、阳施阴化,胎孕乃成。血气虚损,不足荣养,其胎自堕。戴劳怒伤情,内火便动,亦能堕胎。推原其本,皆因于热。朱丹溪 
  • 13、为了使其与外感六淫相区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
  • 14、他不在意十六岁的小罪犯张口就做他六十岁人的老子,反正许多晚辈都做过他“老子”。一场延绵三年的饥荒,他发现饿死的都是那些爱做人老子的人,都是些内火太重的人。严歌苓
  • 15、你内火很大,需要吃些凉药败败火。
  • 16、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
  • 17、他不在意十六岁的小罪犯张口就做他六十岁人的老子,反正许多晚辈都做过他“老子”。一场延绵三年的饥荒,他发现饿死的都是那些爱做人老子的人,都是些内火太重的人。
  • 18、在一处较大的建筑内,火占坐在中央,而在他下方分别坐着小熏、司徒璟雯、聂风两兄弟、张青、白新、云飞还有樊灵与黄熊光依次坐在一旁。
  • 19、脂肪含量高且油腻的食物,容易导致肺火、胃火等“内火”旺盛。
  • 20、烧烤等也会让人“燥上加燥”,食用后容易使体内积热,导致肺火、胃火等“内火”旺盛。
内火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