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阿赖耶识
ālàishí

阿赖耶识



简拼 ALYS

词语解释

阿赖耶识[ ā lài yē shí ]

1.亦作“阿黎耶识”

2.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引证解释

1.亦作“阿黎耶识”。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网络解释

1.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译ālaya-vijñ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因其内涵深广,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

阿赖耶识心乃是万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体故,出世间无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阿赖耶识造句

  • 1、至此,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也就完全净化,因而彻底地改变了原貌,人也才会根本的彻底消失。
  • 2、其次,着重分析第六意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在八识中之地位和作用。
  • 3、第八识之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
  • 4、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
  • 5、女偊说得对,天资不足,在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尚未转化之前,要想修成涅盘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 6、通过参禅开悟找到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心,然后通过修行净除阿赖耶识体内的染污种子,并了知这一切种子的差别功能,即是成佛。
  • 7、因为在小乘中没有建立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只以六识身为识蕴。
  • 8、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未来,就要了解每个心念将发展出什么结果。知道哪些心念会给生命带来负面影响,哪些心念会给生命带来良性作用。因为心念虽然无形无相,但它的每一次活动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成为储藏在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如果这个念头不断重复,就会像种子得到滋养那样,发展壮大,最终会成为我们的性格,成为我们的人格。如果开始就没有作出正确选择,结果将一错到底。
  • 9、转依,是通过对空性正见的禅修,去除阿赖耶识中的杂染成分,以如实智通达空性。在凡夫位上,生命是以识为主,而在圣者位上,则是以智为主。这就需要通过修行转变有漏识,成就无漏智,所谓转八识成四智。
  • 10、大乘佛教里讲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指的就是我们这一生中所有的经验,事迹,想法,念头,熏淘等所累积而成的。
  • 11、撒加有双重人格的小宇宙自然不会被第八感阿赖耶识的小宇宙镇慑住,但是我们之间三种不同的小宇宙碰撞竟然足以让天空为之裂变且黯淡下来。
  • 12、大乘中则举心意识的分别,以阿赖耶识为心,末那为意,六识身为识,合为识蕴。
  • 13、阿赖耶识中之觉,分为本、始二觉,离妄念之心体,如来之平等法身,称为本觉;与之相对,发心修行,渐次觉知心源,称为始觉。
阿赖耶识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