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高句丽
gāogōu

高句丽


拼音 gāo gōu lí

简拼 GGL

词语解释

高句丽[ gāo gōu lí ]

1.(句gōu)朝鲜古国。中国史书多称“高丽”。公元前后形成。公元427年建都平壤。与南部的百济、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相互间战争不断。668年灭亡


国语辞典

1.国名。东晋以后据有今辽宁省南部、朝鲜北部等地,为唐高宗所灭


网络解释

1.高句丽 (古国名)

高句(gōu)丽(lí)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韩国、朝鲜,中国及韩国、朝鲜都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

高句丽极盛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英语翻译 Goguryeo (37 BC-668 AD), one of the Korean Three Kingdoms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高句丽造句

  • 1、时值五月,本应是公孙度二次东征的时候,却因辽东、高句丽两家结姻通好,歃血为盟而告终。
  • 2、高句丽军民面对强敌不屈服敢于保家卫国,利用天时地利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术,善战善谋及表现出的民族自尊心可歌可泣,其以弱抗强坚持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事迹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 3、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殿后的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战死,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
  • 4、虽高句丽在北方多有骚扰不时冒犯,此乃疥癣之疾尔,不足为虑。
  • 5、疾驰中的高句丽的骑兵纷纷马失前蹄,轻则重伤,重则坠亡。
  • 6、李勣见此情形,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唐军乘势而进,高句丽方大败亏输,幸沟深垒高,方守住营寨。
  • 7、辽东一地户口数万,公孙度治理之下民殷国富,又与高句丽、扶余、三韩等族交好。
  • 8、四月,唐军攻破高句丽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粮食十多万石。
  • 9、仅仅凭着一招诈降计,高句丽人便在绝对劣势下将战事拖延了四个多月。
  • 10、高句丽愿和辽东结百年之好,永不背弃。
  • 11、同时,高句丽屡遭隋军剽掠攻击,自己又主动毁坏稼禾,实行坚壁清野,虽顶住了隋军进攻未致亡国,但三年不种稼穑,野无青草,举国饥荒,亦举动困弊,难以招架。
  • 12、隋文帝大怒,遣精兵数万前往征讨,只可惜道路难行,粮秣运送艰难,再加上高句丽人依仗地利不停地袭扰粮道,数万大军无功而返。
  • 13、新罗击退了唐军并“解放”了高句丽都城平壤。
  • 14、炀帝对高句丽的战争使隋朝元气大伤,终于在六百一十八年被唐朝取代。
  • 15、大军围了几个月丸都城,派出的斥候回报,长白方向有高句丽援军出现,时值秋末冬初,公孙度担心将士久战疲惫,下令撤军。
  • 16、十万高句丽兵马水陆两路并进,未敢耽搁,餐风宿露、日夜兼程直奔白岩城,可谓兵马神速。
  • 17、北夫余是高句丽的前身。
  • 18、于此可风古代高句丽群舞之一斑。
  • 19、慕容鲜卑与高句丽的关系,从3世纪末的慕容瘣和烽上王时开始,到5世纪初的慕容熙和广开土王时结束。
  • 20、主治古代东亚关系史、朝韩史,近年来以研究高句丽史而着称。
高句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