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标举
biāo

标举


拼音 biāo jǔ

简拼 BJ

词语解释

标举[ biāo jǔ ]

1.揭示,标明。高超;超逸。炫耀;赞扬


引证解释

1.揭示,标明

《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跡,标举终始之坛也。”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史记》:“范蔚宗、沉休文之徒撰史者,详论之外,别为一首,华文丽句,标举得失,谓之为‘赞。’”

清 魏源 《庸易通义》:“予故广李氏之义,於《中庸》之通《易》者,标举数章於后。”

郭沫若 《集外·国防、污池、炼狱》:“在初‘国防文学’这个新的旗号标举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有点异样。”

2.高超;超逸

《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王雅宜﹞仪状标举,神候鲜令。”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苏李《十九首》后,五言最胜……少陵才力标举,纵横挥霍,诗品又一变矣。”

3.炫耀;赞扬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魏收以元氏出於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桑乾於姬汉之国。”

宋 苏舜钦 《杜谊孝子传》:“不若古之士大夫,闻一善则称道而标举之,使为善者不怠,下流耸激而慕向,有所信而取正焉。”


国语辞典

1.揭示、列举

《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标举终始之坛也。”

2.高出、高超

《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网络解释

1.标举

标举,汉语词汇。

拼音:biāo jǔ。

该词多种词义:揭示,标明;高超;超逸;炫耀;赞扬。


英语翻译 Mark up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标举造句

  • 1、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本稿在讨论包公故事中的法律问题时,首先标举“罪与罚”这个题目。
  • 2、它与王士祯标举的“神韵”之美大异其趣。
  • 3、范伯子在晚清诗学发展图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被标举为桐城诗派的拓展光大者,且屡屡被援引为宗宋诗派的一面旗帜。
  • 4、他所标举的现实主义的“现实”,既包括理性主义哲学所指向的客观世界,也包括非理性主义哲学所指向的超验世界。
  • 5、标举英才腾瑞气,推诚巨擘荐中华。
  • 6、苏武以气节光照千秋,苏武牧羊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将不屈之信念,不朽之爱国精神大旗高高标举,猎猎作响于历史的时空!在我国原子弹,导弹,航天领域中,钱学森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 7、他标举的“化境”说作为其翻译思想的集大成,在中国译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8、我常感到,最理想的着述应当是文献学与文艺学的高度结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亦即考据、义理均详且精,再加以文辞优美,即清儒所标举之高境。
  • 9、他崇尚自然,标举童心,认为只有童年的天真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 10、由于与校勘、考释相关内容的范围颇为广泛,故只能以几个重点,标举条例来加以讨论。
  • 11、他首倡神韵学,创作神韵诗,编选以神韵为主旨的多种唐诗集,多方标举神韵说,由此逐渐形成了他的一家之论。
  • 12、其书芟削浮词,标举要领,使朱子之说不惑于多岐。
  • 13、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 14、中国书画重人格、道德与学问修养,认为习艺者人格高迈、识见宏远方能霞想云思、兴会标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具上下千古之虑,方能腕下呈纵横万里之势。
  • 15、我拿着锄头去锄草。别看草那么高,只要站在草后面,弯下腰,看准目标举起锄头,往草前面一锄,草就会倒下。锄着锄着,腰酸了,我就蹲下来用手拔草。
  • 16、庄子标举的“流光其声”境界,既是他意想中宇宙人生的完美表征,亦可视为对未来整个美学时代诗意的朞盼和预言。
  • 17、标举自然与清丽,强调性情本体的恰当形式化,是刘勰诗学观的重要美学命题。
  • 18、浙西派在其影响下,标举清空醇雅风格,蕴借空灵,无轻薄浮秽之弊,也不落浓艳媚俗。
标举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