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不谨
jǐn

不谨


拼音 bù jǐn

简拼 BJ

词语解释

不谨[ bù jǐn ]

1.不敬慎;不小心。指行为放荡。旧时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引证解释

1.不敬慎;不小心

《管子·侈靡》:“使人君不安者属际也,不可不谨也。”

《旧唐书·柳宗元刘禹锡传论》:“蹈道不谨,眤比小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陆碧珊》:“两家书札往来,輒以女婢红于为鸿雁,红于偶不谨,为父女所得,大诧,絶不许女再往生家。”

2.指行为放荡

《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郡兵番戍,室家留营多不谨,夫归輒首原,抗(蔡抗)下令,悉按以法,戍兵感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地夫人》:“不知何物淫昏,遂使千古下谓此村有污贱不谨之神。”

3.旧时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思诏冠带之滥》:“至如近日辛亥之察,时论共雪七人之枉,於是有列不谨条中者,亦登荐剡。”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明初旧制,吏部考察,但老疾、罢软、贪酷、不谨四条。”


网络解释

1.不谨

不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ù jǐn,意思是不敬慎;不小心。


英语翻译 Imprope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不谨造句

  • 1、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
  • 2、神仙缥缈太虚私世俗无由得见之幸遇门庭开教化,临逢斋醮莫推辞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更到时来心不谨,终身何以报恩。
  • 3、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玄烨
  • 4、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 5、臣卬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敢请菹醢之罪!
  • 6、感戴不尽,事藤原氏唯恐不谨
  • 7、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康熙
  • 8、稍有不谨,猫耳洞都会有可能成为光临死神,命归西天的洞口。
  • 9、心情不好的人变瘦,言语不谨的人受灾。
  • 10、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 11、虽然项羽神勇无比,但却在处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谨,对于项伯私访张良,泄漏军机,项羽却没有诛杀,导致往后与刘邦在求封汉中成了忧患之处。
  • 12、等参与改革指斥为蹈道不谨,昵比小人。
  • 13、高祖尝辟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
  • 14、但是,他的逻辑并不严密、不谨细,时有粗疏。
  • 15、不谨天戒,惟走马射猎,游乐无度。
  • 16、虽然您神勇无比,但却在处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谨,对于项伯私访张良,泄漏军机,您却没有诛杀,导致往后与刘邦在求封汉中成了忧患之处。
  • 17、“公约不谨行,私约谁尊重?”新浪网网友“大任咨询卜安洵”说。
  • 18、勿致不谨事,负老人嘱托。
  • 19、他曾说过:余性不谨语言,与人无亲疏,辄输写府藏。
  • 20、怀书不谨,遗失殿前。
不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