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八佾

八佾


拼音 bā yì
注音 ㄅㄚ 一ˋ

简拼 BY

词语解释

八佾[ bā yì ]

1.亦作“八溢”。亦作“八羽”。亦作:八溢八羽


引证解释

1.亦作“八溢”。亦作“八羽”。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朱熹 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汉书·礼乐志二》:“千童罗舞成八溢。”

颜师古 注:“溢与佾同。佾,列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开封府君歌》:“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国语辞典

1.周代天子用的舞乐。舞队由纵横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组成

《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2.祭祀孔子的舞乐。佾生人数的多寡,事关受礼者的身分和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别。八佾舞本当用于天子,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追谥孔子为王为公,后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

3.《论语》篇名


网络解释

1.八佾 (《论语》篇目)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三个部分。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2.八佾 (汉语词语)

亦作“八溢”或“八羽”。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规格,为八行八列,故称其“八佾”。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八佾造句

  • 1、十月五日举行的台北祭孔大典与往年不同,佾舞及雅乐演出由六佾变为八佾,即由六行六列三十六名佾生,增加到八行八列六十四名佾生。
  • 2、八佾是八行共六十四人。
  • 3、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
  • 4、初,清庙雅乐,止有登歌,诏铸制宫悬八佾之舞。
  • 5、开元年间曾用八佾
  • 6、我很快就把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等,文章读的滚瓜烂熟了。
  • 7、故鲁君祭宗庙有八佾之舞。
  • 8、七千多年的文明史,与音乐的羁绊不可谓不深,无论是远古的骨笛,还是古老的。八佾之舞,抑或现代的流行与朋克,宫商角征羽的优美旋律始终飘响于这片土地。,透过迷雾重重的历史,恍惚间把人带回遥远的过去。
八佾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