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方书
fāngshū

方书


拼音 fāng shū
注音 ㄈㄤ ㄕㄨ

简拼 FS

词语解释

方书[ fāng shū ]

1.医书

medical book;

2.方士炼丹的书;讲方术的书

a book for alchemy;


引证解释

1.官府文书;案牍。 《史记·张丞相列传》:“张丞相 苍 者, 阳武 人也。好书律历

秦 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方,版也,谓书事在版上者也……或曰四方文书。”

2.指史书,史册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我。’光武则受误於庞萌,曹公则见欺於张邈。事列在方书。”

3.医书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阳庆﹞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

唐 白居易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诗:“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

宋 刘克庄 《西江月·腰痛旧传陈复斋名方岁久失之》词:“思邈方书去失,休文老病来攻。”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之二:“文籍撑肠仍乞食,方书满眼不医贫。”

4.古代医术与方术同出一源,故亦指称方术之书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或难曰:神仙方书,似是而非,将必好事者妄所造作,未必出黄老之手,经松乔之目也。”

唐 卢纶 《寻贾尊师》诗:“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井臼阴苔遍,方书古字多。”


国语辞典

1.有关方术方面的书

2.各地方的文书

《汉书·卷四二·张苍传》:“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


网络解释

1.方书

方书】 指专门记载或论述方剂的著作, 如清.汪昂的《医方集解》(公元 1694 年),清.鲍相璈的《验方新编》(公元 1846 年)等。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方书造句

  • 1、太医提点荣禄许公,暨二三僚友,取御药院壬寅所刊方书板,正其讹,补其缺,求其遗亡而附益之。
  • 2、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 3、在南岸有个小庙门,青瓦屋檐、红色外墙,正上方书有“重修慈济寺”五个字,与临湖轩对望,雕花的石拱门洞透出其厚重的历史感。
  • 4、在这般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寻一方书院,捧一本古书,伴随着钟磬谐音,管弦叠奏,书声琅琅,穆然而见礼乐承平景象。
  • 5、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书,增一智。
  • 6、红色外墙,正上方书有“重修慈济寺”五个字,与临湖轩对望,雕花的石拱门洞透出其厚重的历史感。
  • 7、未经乙方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涉及乙方商业和技术秘密的各类资料和信息,但由法律要求时除外。
  • 8、他想就这么看着,隔了一方书桌,透过一管湖笔,不言不语,静静看他一世。公子欢喜
  • 9、还没有南方书寓变相的清吟小班。
  • 10、定单以我方书面接受为准。
  • 11、按方书所载,妊娠忌用赭石,而赭石虽属镇降之品,其作用在于平肝气之冲逆,于胎胞无损,且具有补血作用。
  • 12、每命幕客作四方书檄,小不称意,坏裂抵弃,自擘笺起草,下笔成文,虽无藻丽之风,幕客多所不及。
  • 13、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 14、看那刚窜出来的花苞,吐露着点点的颜色,在任何地方书写着华丽的篇章;看那翠绿的小草,他那颜色就是春天送的,小草不怎么喜欢夏的深绿,不喜欢秋的棕黄,更是不喜欢冬天那令人怜惜的样子,春天所给予的那绿色,就好似生命的号角,时刻激励着所有人的前进。
  • 15、我,不想拥有整个世界,我只想有一张长椅,一方书桌,一寸土地。至少在那里是我的位置,我可以在那里品味书香回荡的爱恋!
  • 16、这种声音,时而甜美,时而深沉;时而婉转,时而慷慨激昂,这种飘渺而奇异的声音,深深地把我吸引到这个浩瀚而广阔的世界,这个永远美丽,春暖花开的地方书的世界。
  • 17、我想将笔墨心声化作小小铅字,珍藏于一方书页;我想将满腹情感寄于篇篇文章,寻求与读者的共鸣。
  • 18、这种芬芳,时而馥郁,时而淡雅,时而纯净,时而甜蜜,这种缥缈而奇异的芬芳,深深地把我吸引到这个永远纯洁、美好的地方书的世界。
  • 19、我记得2007年全国书画比赛中,我代表抚州东方书画学校参加了毛笔和钢笔书法比赛,一千多人的赛场上角逐,我能取胜吗?当时我心里忐忑不安,因为这还是头一次参加这样大型全国性的比赛活动。
  • 20、深冬的夜,总是黑得那么早,一片的漆黑,仿佛没有边际,似乎吞噬了一切。黑暗笼罩中的一盏台灯,照亮了一方书桌。
方书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