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谏臣
jiànchén

谏臣


拼音 jiàn chén

简拼 JC

词语解释

谏臣[ jiàn chén ]

1.直言规劝之臣

2.掌谏诤的官员


引证解释

1.直言规劝之臣

《国语·晋语一》:“有纵君而无諫臣,有冒上而无忠下,君臣上下,各饜其私。”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桓公坐友三人,諫臣五人,日举过者三十人,故能成伯业。”

2.掌谏诤的官员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当时諫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朝諫臣,首数彭鹏、郭琇。”


国语辞典

1.负责或勇于劝谏天子过失的臣子

“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


网络解释

1.谏臣

谏臣,汉语词汇。

拼音:jiàn chén

释义:1.直言规劝之臣

2.掌谏诤的官员。

所谓谏臣一般都是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士。如唐朝之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明朝之杨继盛、袁可立、春秋之介子推等。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谏臣造句

  • 1、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
  • 2、所谓谏臣一般都是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士。
  • 3、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
  • 4、赏谏臣,昏君惩之。
  • 5、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6、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君王,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魏征,他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谏臣,是向唐太宗进谏次数最多的人,也一直被唐太宗所器重,当魏征死时,唐太宗悲痛欲绝,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7、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明君,除了自身的能力强大之外,当然靠得还是听取,武帝手下有一位谏臣汲黯经常不顾武帝面子大胆直言,但汉武帝当时生气,事后却懂得反思,听取了汲黯的许多意见,为民着想成为历史传唱的伟大君王。
  • 8、有位君王曾写一首诗吊唁他的谏臣,诗中的意思是:每人要有三面镜子,可以整衣冠、改进自己的缺点。
  • 9、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对谏臣魏征所表现出来的宽容和大度被世人称颂。
  • 10、他的一位有名谏臣魏征,因其敢于犯言直谏,直言无隐而深受太宗重用。
  • 11、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 12、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 13、道光九年,迁御史,谓谏臣当识大体,不宜毛举细故渎上听,致久浸生厌。
  • 14、做一个好的谏臣,不光要敢谏还要善谏。
  • 15、鱼腹可埋忧主恨,娥眉恣宠谏臣逃。
  • 16、魏征,一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他并不把皇帝的脸色作为自己言语的风向标,针砭时弊,直言不讳才是他的作风。
  • 17、魏征是一代谏臣,唐太宗曾多次对魏征直言不讳而感到气恼,但是后来唐太宗因为了解了魏征的品性,于是渐渐的宽容了他,同时魏征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为大唐的国力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 18、翘首盛唐,忆当年中华威仪天下,何等气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兴科举,重谏臣,着力教化,轻徭薄赋,鼓励经济。
  • 19、你对唐太宗的忠诚和告诫,体现了你对这些问题的深思熟虑,表现出你是个杰出的谏臣,你的胆识和智慧。体现了你据理力争,不怕触怒皇帝的直谏品格。
  • 20、凌烟阁第四郑公魏征,也是一代忠诚谏臣,与秦叔宝并称忠于唐朝而非忠于个人。
谏臣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