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金枝玉叶
jīnzhī

金枝玉叶



词语解释

金枝玉叶[ jīn zhī yù yè ]

1.旧指皇族子孙,也比喻出身高贵的或娇弱的女子

imperial kingsmen;


引证解释

1.形容美好的花树枝叶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唐 王建 《调笑令》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2.比喻皇族子孙以及出身高贵的人

《敦煌曲子词·感皇恩》:“当今圣受(寿)被(比)南山,金枝玉叶竟(尽)想(相)连。”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一任他金枝玉叶,难逃我剑下之灾。”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贱货!你还自以为是金枝玉叶的小姐吗?”

亦省称“金枝叶”。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金枝叶,玉根芽,一羣娇鸟乱,共啼花。”


国语辞典

1.形容云彩的外形,为瑞兆或帝王之象。语出晋·崔豹后比喻皇族后裔或尊贵的人。也作“玉叶金柯”、“玉叶金枝”

《古今注·卷上·舆服一》:“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水浒传·第五三回》:“我家是金枝玉叶,有先朝丹书铁券在门,诸人不许欺侮。”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人,敢称我哥哥为贤弟!”

2.比喻花木娇美珍贵的枝叶

唐·王建〈调笑令·胡蝶〉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网络解释

1.金枝玉叶 (马齿苋科植物)

学名马齿苋树(拉丁:Portulacaria afra),即:金枝玉叶,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多年生常绿肉质灌木,茎肉质,紫褐色至浅褐色,分枝近水平,新枝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呈紫红色,若光照不足,则为绿色。

2.金枝玉叶 (汉语成语)

金枝玉叶是一个汉语词汇,

拼音为jīn zhī yù yè,

释义:原形容花木枝叶美好。指皇族独苗子孙。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成语出处唐·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英语翻译 a person of noble birth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金枝玉叶造句

  • 1、公主乃金枝玉叶,妾岂敢与公主分庭抗礼。
  • 2、林倩家庭条件十分优裕,本人也娇滴滴的像个金枝玉叶的公主。
  • 3、这种金枝玉叶的女人,我不会娶她做妻子。
  • 4、您是金枝玉叶,我却不过一介文士,所以你还是走吧!
  • 5、让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来干这重活儿,你是故意为难她呀!
  • 6、健康是金,愿你金相玉质,金枝玉叶,身体固若金汤。平安是福,愿你福星高照,福禄双全,今夜福满干坤。平安夜,祝你一生幸福平安。
  • 7、良辰美景三八节,金枝玉叶半边天。淑气芝兰争繁茂,春风桃李洒芬芳。花满三八绣春秋,红袖添香瑞华夏。谨祝节日快乐!
  • 8、出荜户蓬门之贱,跻金枝玉叶之班。
  • 9、金枝玉叶的三公主无论容貌、气质均在南宫雪之上,雍容雅步、仪态万方,且又娇媚温柔、善解人意,自是获得了南宫飞的好感。
  • 10、在欧洲下椴树街或香榭丽舍大街,你无疑会见到金枝玉叶从仪仗队跟前走过,后者行礼发出噔噔声。
  • 1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无论你是极品大元,还是草根黎民;不管你是金枝玉叶,还是铜皮铁骨。国庆节,普天同乐。朕都祝福你,开心快乐哈。钦此!谢恩吧!
  • 12、而李晴倩那种手高眼低的金枝玉叶就不一样了,态度极其恶劣,搞起了非暴力不合作,明确表示不去了。
  • 13、金枝玉叶,是皇族后裔的专称。
  • 14、整个物语里最金枝玉叶的名字。
  • 15、于是,命运迫使这位金枝玉叶走向一条狭仄的通道:出家当和尚。
  • 16、人生若只如初见,你不知我是金枝玉叶,我也不知你乃凤隐龙藏。
  • 17、龙血凤髓,崧生岳降,既不是木精灵那种乡巴佬,也不是黑暗精灵那种叼丝样,一看就是金枝玉叶名门望族,奈何目前为止这副好皮囊都生在二逼身上。
  • 18、金秋时节,世界一片金碧辉煌。树上原本青翠欲滴的小精灵现在变成了金枝玉叶的小凤蝶,煞是美丽。地上都被金黄的落叶盖满,像是延伸出了一条黄金之路。与此同时,秋天的到来也为农田和果园的主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 19、初次相遇,是桂花初开的季节。你从夜里走来,惹了一袭花香,清澈的眼神诉说着相识的喜悦。那棵桂花树,不似金枝玉叶的贵人。在沧桑的年轮里,铭刻着风霜雨雪,向阳花开,和我们倒映在如水夜色说笑的背影。
  • 20、嗯,那是。貌美又贤良。是位金枝玉叶的贵人,我从小就喜欢的。喜欢了很多年,费尽千辛万苦才追上去的。
金枝玉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