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金的意思
金

拼音 播放 jīn ㄐㄧㄣ
部首金部 总笔画8画 部外笔画0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QQQQ 仓颉C 郑码PA 五行
四角80109 电码6855 区位1166 统一码U+91D1 造字会意字
笔顺编号 34112431 类型 最常用字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名称 撇、捺、横、横、竖、点、撇、横
相关查询 金的笔顺 金组词 金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īn(ㄐㄧㄣ)

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

黄~。~子。~笔。

2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

~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

现~。基~。挥~如土。

4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

~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①钲声;②钟声)。~鼓(锣鼓)。

5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6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

~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城汤池。

7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

~鱼。~乌(太阳)。~龟。~丝猴。

8中国朝代名

~代。

9

异体字

详细解释

jīn(ㄐㄧㄣ)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metal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 —— 《易·姤》

惟金三品。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 —— 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环、门闩);金荷(金属制成的荷叶状独台);金铺(本指门上衔接门环部分的带有虎头等花纹的装饰物,亦指门环);金钟(金属酒杯)

(3) 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metal ware

(4) 刀、剑、箭等兵器

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

金吾(手执的铜制仪仗棒);金革;金翅(兵舰名);金猊(用金属铸成狻猊状的香炉);金钩(刀名);金创,金伤(为兵器所创的伤痕)

(5) 刑具

金印(在流放犯人脸上刺的字)

(6) 印;虎符

金紫(秦·汉时丞相所用金印紫绶的简称);金爵(指金印紫绶的爵位);金虎符(古时发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处)

(7) 犁铧头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 《周礼》

(8) 钏、镯一类妆饰品

金银华美之服。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金步摇(女子的首饰名);金粉(妇女妆饰用的花钿和铅粉);金雀(妇女装饰用的头钗)

(9) 化学元素名。金子

gold

得遗金。 —— 《后汉书·列女传》

指金于野。

玉质而金色。 —— 明· 刘基《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

赤金(纯金);金篦儿(一种篦子状的金首饰);金钗客(妓女的讳称);金绳(古代封禅仪式中用的金线);金赀(金银财宝)

(10) 钱财;货币

money

金五百斤。 —— 《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 —— 汉· 刘向《列女传》

橐金数千。 —— 清· 张廷玉《明史》

输不必金。 ——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金粟(钱与米);金罚(以金钱赎罪的处罚法);金选(古代用来赎罪的罚金。也称“金铢”);金财(金钱财货)

(11) 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gong

鸣金收兵;金声(钲声。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钲和鼓);金钲(乐器名。镯铙之类)

(12) 铜

copper

金铎(古代军中所用的铜铃);金茎(铜柱。为擎承露盘之用);金壶(古时的计时器。即铜壶);金翟(铜铸的人像。同金狄,铜狄)

(13) 月

moon

金蟾(月的别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动。也指月光)

(14) 太阳

sun

金锣(比喻太阳);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种器具);金鸦(金乌。太阳)

(15) 水银

mercury

金泥(古代封禅之礼。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炼制而成的药)

(16) 星名。金星的简称

Venus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 —— 《隋书·天文志》

(17) 朝代名

Jin dynasty

(18) 古州名

Jin prefecture

(19) 古代货币单位

请献十金。 —— 《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 —— 晋· 干宝《搜神记》

易之以写金。 ——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0) 姓

〈形容词〉

(1) 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golden

浮光跃金。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项金翅。 —— 《聊斋志异·促织》

金象(金色本相);金缕(金色丝线);金兽(门环上的金色衔环);金蚕(金色的蚕);金蛇(金色的小蛇);金蛾(金色的蛾形图案);金凤(金色的凤凰)

(2) 比喻尊重、贵重

respectful; noble

乌金墨玉;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宝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

(3) 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impregnable

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城;金汤;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4) 比喻声音美妙

shows voice is nice

(5) 富贵

rich and noble

金宫(华美的宫室);金穴(极富贵的人家)

(6) 皇帝的,天子的

imperial

金貂(汉以后皇帝侍臣的冠饰);金箓(天帝的诏书)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金

卷别正文・戌集上

位置第1295頁,第1字

部首金部

康熙筆画8画 部外 0画

《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𡘋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改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又,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丞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郎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又,《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又,《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又,《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又,《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又,《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又,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又,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四上 位置第463頁,第1字

反切居音切

说文解字:金五色金也。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从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聲。凡金之屬皆从金。

说文解字:金古文金。

附注饒炯部首訂:「五色之金皆出於礦,礦生於地。地者,土也,文故从土,而以二注象礦指事……後加今聲為本字。」《金文詁林》卷十四引高田忠周《古籀篇》云:「土旁兩點,或三點、四點者亦同原意耳。」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金五色金也。

段注凡有五色。皆謂之金也。下文白金,靑金,赤金,黑金,合黃金爲五色。

黃爲之長。

段注故獨得金名。

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

段注此二句言黃金之德。

從革不韋。

段注舊作違。今正。韋,背也。從革,見《鴻範》。謂順人之意以變更成器。雖屢改易而無傷也。五金皆然。

西方之行。

段注以五行言之爲西方之行。

生於土。从土。𠂇又注,象金在土中形。

段注謂土旁二筆也。

今聲。

段注下形上聲。居音切。七部。

凡金之屬皆从金。

说文解字:金古文金。

段注象形而不諧聲。

金的字谜

谜面: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了两颗糖。(打一字)
谜底:金
解析:“竹”儿下面藏着“龙”就是“笼”字;笼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

谜面:和人并头干(打一字)
谜底:金
解析:“并头”,即“丷一”,和“人”、“干”组合,成为“金”。

谜面:全凭点滴集资财(打一字)
谜底:金
解析:“全”字凭借着两点就能成为“金”字。

谜面:来人干在前头(打一字)
谜底:金
解析:来了“人”、“干”,“前”字的头部是“丷”。

谜面: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打一字)
谜底: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