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巡检
xúnjiǎn

巡检


拼音 xún jiǎn

简拼 XJ
五笔 VPSW

词语解释

巡检[ xún jiǎn ]

1.巡视

2.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五代后唐庄宗。宋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都同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又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令节制。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归县令管辖。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清顾炎武《日知录·乡亭之职》


引证解释

1.巡视

《魏书·张彝传》:“每东西驰使有所巡检,彝恒充其选。”

唐 白居易 《钱唐湖石记》:“其石函、南筧、并诸小筧闥,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

亦指巡视检查。 张周 《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五章:“在这次扫黄中,北京出动2000人次,巡检了168次书摊。”

2.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 五代 后唐 庄宗。宋 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都同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又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令节制。 明 清 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归县令管辖。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乡亭之职》


国语辞典

1.巡查检视

《北史·卷五·东魏孝静帝本纪》:“冬十一月戊申,诏遣使巡检河北流移饥人。”

2.职官名。宋时设置于沿边或关隘要地的官员。或管数州数县,或管一州一县,以武臣为之,掌兵捕盗,受州县指挥。及金、元时代,管辖限于一县;至明、清,则为州县之属官,管理次要事件


网络解释

1.巡检

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五代后唐庄宗 。 宋 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都同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又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令节制。 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巡检为主官正九品,归县令管辖。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乡亭之职》。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巡检造句

  • 1、新任知府,因势利用,包庇他正式开赌场,而巡检老爷则坐抽头钱,日进斗金。
  • 2、巡检司为州县衙门的分出机构,主要由巡检与弓兵组成,职掌巡逻盘诘、巡缉私盐、缉捕盗贼与协同防御。
  • 3、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巡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切实可行,铁路电子巡更系统应运而生。
  • 4、巡检田备耕看岳东是个举人,倒也客气。
  • 5、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6、为了全面绥靖海疆,户部和兵部联合成立了大宋海测舰队,共有十数艘舰船,巡检大宋海域中的海岛。
  • 7、巡检工作是基站设备维护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 8、其次是州县主官管辖的佐贰官、巡检官之类,最常见的衙役捕快白役等常设人员,为管控县府城镇交通隘口,缉盗捕凶平靖个案的力量。
  • 9、此时两名骑士从酒馆里抬出巡检官费米尔惨不忍睹的尸体,围观人群不禁爆出惊叫。
  • 10、负责监督、实施计量器具的抽检、巡检
  • 11、巡检机器人在越障时,需要完成机器人手臂的准确抓线控制。
  • 12、两河口是土司遗城,桑植“改土归流”后的巡检衙门所在地。
  • 13、若任停云做了虎贲旅巡检,只怕我等无噍类矣!
  • 14、好,本官现在就任命你为西川益、梓、利、夔四路巡检使,全权负责诏安任务。
  • 15、60多年,北京城的路灯从白炽灯、低压钠灯、水银灯泡到现在高压钠灯,巡检员的座驾从自行车、摩托车到现在的汽车。
  • 16、成化丙申,流民蜂聚,惧失控,上命都台大臣往抚之,相其地,询其革,遂更丰阳巡检司为山阳县。
  • 17、每隔一个小时,他们都要向传递“接力棒”似地拿着一个手机一般大的“巡检仪”到车厢里“打点”,去巡视车厢、检查车门、车窗及所有的柜门锁闭情况。
  • 18、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
  • 19、痕量爆炸物探测仪;X射线液体安全检查系统;放射性物质巡检仪;门式金属探测仪,手持式金属探测仪;防爆罐。
  • 20、列车上,人拥挤,路人甲内急,从车窗欲行方便。一巡检员路过,叹道:寒潮不断啊,蘑菇都长出来了!路人甲大怒:谁叫你们车上饮食太差,营养不良啊!
巡检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