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迁延
qiānyán

迁延



词语解释

迁延[ qiān yán ]

1.延后耽搁,延期

迁延时日。

delay;


引证解释

1.退却,后退。 《左传·襄公十四年》:“夏,诸侯之大夫从 晋侯 伐 秦 …… 伯游 曰:‘吾令实过,悔之何及,多遗 秦 禽。’乃命大还

晋 人谓之迁延之役。”

杜预 注:“迁延,却退。”

《西京杂记》卷五:“敞迁延负墙,俛揖而退。”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露封章而三进,对旒冕以迁延。”

清 钱谦益 《刘濡恩授承德郎敕》:“无使泛舟之师,终为迁延之役。”

2.徘徊;停留不前貌

《战国策·楚策四》:“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牀,奇葩逸丽,淑质艷光,覩臣迁延,微笑而言。”

宋 沉辽 《任社娘传》:“使者时行屏间,社故为遗其犬者,窃出捕之,悚惧,迁延户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苟官兵长驱,则澧州、常德、湘阴迎刃立解……而诸军迁延不进,又不力扼虎渡口,致松滋上游贼舟救至。”

3.拖延。多指时间上的耽误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如迁延日久,姜维兵到,我军危矣。”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你是有田的,还是迁延着不付,怪不得别人的账,今年是这样的难收!”

4.倘佯;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样子

《淮南子·主术训》:“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

高诱 注:“迁延,犹倘佯也。”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弱腕纤腰,迁延妙舞。”

姚锡钧 《病中作》诗:“初花点缀浑成世,一笑迁延不记年。”


国语辞典

1.形容徘徊不前

《汉书·卷八二·王商传》:“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

2.拖延

《晋书·卷五三·愍怀太子传》:“不若迁延却期,贾后必害太子,然后废贾后,为太子报雠。”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拖延

3.恣意徜徉

《淮南子·主术》:“迁延而入之。”


网络解释

1.迁延

迁延,汉语词汇。

拼音:qiān yán

释义:1、退却,后退。2、徘徊;停留不前貌。3、拖延。多指时间上的耽误。4、倘佯;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样子。


英语翻译 dela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迁延造句

  • 1、医药之道,救人活命,风子岳三十年间,虽然有些认识,却到底粗陋不堪,既然反正要在白鹿书院之中迁延岁月,那不如就趁势将医药之道学上一学。
  • 2、慢性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老年患者往往有着强烈的康复愿望,患病后易产生焦虑与恐惧,怀疑自己是否得了不治之症,对健康过分担心。
  • 3、李鸿章乘轮船至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
  • 4、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
  • 5、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莎士比亚
  • 6、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
  • 7、何故迁延日月,虽是万全之策,然纵能胜胤,吴之国力,亦不能存长久。
  • 8、她见贾午为此生病,早就有心撮合,只是一怕贾午胆怯,二怕贾充得知后怪罪,因此才迁延时日。
  • 9、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 10、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卧冬衰草枯杨,青春易过。
  • 11、二人一路昼行夜宿赶往终南山,尹志平见小朋不骑马,自己也便牵着马伴行,只是路途遥远颇为迁延时日。
  • 12、囊加歹阻命弄兵,檄为叙南宣抚使,称疾不行,责其迁延顾望。
  • 13、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
  • 14、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肺水肿及血钾过多。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为肾脏疾病迁延所致。
  • 15、只是后来,周边几历战事,多有匪帮趁机骚扰,迁延到了昭德寺。
  • 16、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脏病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三脏盛损。
  • 17、禁飞区不能阻止流血事件,而且设立禁飞区这一手段,迁延日月,所耗时日往往数以年计。
  • 18、结论可引起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的药谱很广,经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但少数可迁延不愈甚至死亡。
  • 19、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莫言
  • 20、皆是汝等迟缓军心,迁延日月,有妨大事,岂不闻兵贵神速乎?
迁延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