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修辞
xiū

修辞


拼音 xiū cí

简拼 XC
五笔 WHTD

词语解释

修辞[ xiū cí ]

1.修饰文辞;作文;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

figure of speech; rhetoric;


引证解释

1.作文

唐 白居易 《得乙与丁俱应拔萃互有相非未知孰是》:“勤苦修辞,乙不能也,吹嘘附势,丁亦耻之。”

明 王廷相 《大复集序》:“稽述往古,式昭远模,摈弃积俗,肇开贤藴,一时修辞之士翕然宗之,称曰李何云。”

清 顾炎武 《春雨》诗:“平生好修辞,著集逾十卷。”

清 俞樾 《诸子平议·老子》:“自宋以来儒者不以修辞为事,莫窥斯秘矣。”

2.指文辞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李颀》:“頎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綉,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3.修饰文辞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

4.见“修辞学”


国语辞典

1.将意念适切的表达为语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2.修辞学上的修辞。参见“修辞学”条


网络解释

1.修辞

修辞(figure of speech;rhetoric ),即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英语翻译 figure of speech; rhetoric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修辞造句

  • 1、他擅长运用修辞技巧,才能让书中人物的个性跃然纸上,而且显得各有千秋。
  • 2、如果是说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以辞害意,这当然是对。
  • 3、写文章要饱含真情,多用修辞手法,不要惜墨如金。
  • 4、在下面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内容一致、句式对应、修辞相同的语段。
  • 5、本文探讨了头韵、语音变格、文字游戏、谐音双关等音韵修辞的翻译方法。
  • 6、学逻辑和修辞让一个人变得能言善道,辩才无碍。
  • 7、读史使人明智,读私诗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 8、修辞学所说的“双关”,就是用一个词语或一个语言片断关涉两种事物,表达双重意思,好似一箭双雕。
  • 9、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一个比拟修辞。把花朵比拟为人,花是不会赶集的。
  • 10、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
  • 11、文章写得漂亮,是因为他善用修辞,例如比喻、拟人等。
  • 12、以修辞和口才论,很少作家能和汤姆派恩媲美的。
  • 13、以上两种修辞,供选择。
  • 14、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接着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内容、句式相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 15、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上句就是拟人。
  • 16、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在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不是在很严肃的场合时无伤大雅的。
  • 17、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 1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
  • 19、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碎比作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心碎的样子,表达了作者伤心难过,绝望的心情。
  • 20、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修辞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