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刺字

刺字


拼音 cì zì
注音 ㄘˋ ㄗˋ

简拼 CZ
五笔 GMPB

词语解释

刺字[ cì zì ]

1.用针在皮肤上刻文字,并涂上颜色,使字迹明显,古时是一种肉刑

tattoo characters on the skin;


引证解释

1.写在名刺上的官职、姓名等字样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潁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

后遂用为典实。 唐 李商隐 《江上》诗:“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2.指名刺

宋 李觏 《送古山人》诗:“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謁王公。”

清 独逸窝居士 《笑笑录·脱笼》:“正至交贺,多不亲往,有一士人令僕持马衔,每至一门,撼数声,而留刺字,以表亲到。”

3.古代的一种肉刑,亦称墨刑, 汉 代称黥刑。于罪人面上刺字,以墨涂之,故称。 汉文帝 废黥。 魏、晋、南北朝 虽有逃奴、劫盗刺字之制,亦旋行旋废。 隋 唐 皆无此法,《唐律》十二篇,不言刺字, 五代 后晋 天福 中始有刺配之法, 宋 元 盛行,据罪状之不同分别在犯者面部、额部、项部、臂部或身上刺字,用以标明犯罪事由及发遣地点

《元史·刑法志三》:“诸窃盗初犯,刺左臂,谓已得财者。再犯刺右臂,三犯刺项。强盗初犯刺项……其蒙古人有犯,及妇人犯者,不在刺字之例。”

《元史·刑法志三》:“诸盗贼赦前擅去所刺字,不再犯,赦后不补刺。”

《清史稿·刑法志三》:“刺字,古肉刑之一,律第严於贼盗。乃其后条例滋多,刺缘坐,刺兇犯,刺逃军、逃流,刺外遣、改遣、改发。有刺事由者,有刺地方者,并有分刺满汉文字者。初刺右臂,次刺左臂,次刺右面、左面,大抵律多刺臂,例多刺面。”

4.宋 代军制,军士常须刺字,以作标记

《宋史·兵志七》:“五年,詔:‘抑勒诸色人投军者,并许自身及亲属越诉,其已刺字,仍并改正。’”

《宋史·兵志七》:“今若给一色银绢,折充例物犒设起发,召募人作义勇,止於右臂上刺字,依禁军例物支衣粮料钱。”

5.有于背上刺字,以表示忠心报国者;直至 明 代,仍有人主张刺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刺军》:“景泰 中, 武清侯 为总兵,请征剿 也先,军人一胜二胜者,得保家产,四胜五胜者,左右臂各刺‘赤心报国’四字

景帝 曰:‘领军胜虏,刺字是刑罚,加於无罪不近情,不许。’”


国语辞典

1.古时在罪犯的肌肤上刺字后染墨。依罪刑轻重的不同,分为刺臂与刺面二种


网络解释

1.刺字

写在名刺上的官职﹑姓名等字样。《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遂用为典实。


英语翻译 to tattoo

法语翻译 Tatouag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刺字造句

  • 1、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这都是母亲为了孩子的壮举。其实,母亲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壮举。母亲节到了,祝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安康,母亲节快乐。
  • 2、楚孝风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用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典故作比,羞臊的黄盖满脸通红。
  • 3、从小就听妈妈讲"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 4、从小就听妈妈讲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 5、古代的“孟母三迁”造就了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岳母刺字”使得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流芳千古;“欧母画荻”培养出一代文豪欧阳修。
  • 6、于是一边回想前几日的刺字诀,一边信手比划剑招,只觉每练一份的进步,便觉得自己十分的不足,面对那日那中年男子的神技,只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7、都是你惯养如此,妇人之仁一味袒护,叫他如何成才?想那孟母三迁狠断机杼,岳母刺字锥心刺骨,哪一个不是苦心教诲、多年心血,你……
  • 8、大澳村青年周小龙将去香港“捞世界”,临行,其父周飞鸿想起岳母刺字的古典,乃决定步趋前贤,在小龙背上刺下“龙的传人”四个字,以壮行色。
  • 9、岳母刺字,一时惊动了朝野,被传为美谈。
  • 10、乃验其左脚之刺字而诛之。
  • 11、俟部复到日,照例解部刺字发遣。
  • 12、在犯人面部刺字,发配边远地区。
  • 13、其后,朝廷命官即使犯罪,也不必刺字
  • 14、若有起除原刺字样者,杖六十,补刺。
  • 15、古代武臣在背上刺字,以示报国决心。
  • 16、王大凡早年的人物画多是富贵寿考、伏虎罗汉、八仙图等,晚年的人物画以木兰从军、闻鸡起舞、岳母刺字等内容为多,注重作品的时代性。
  • 17、大殿四周有八幅壁画:岳母刺字、风波冤案、岳飞学武、金兵南下等等,向我们介绍了岳飞的一生。
  • 18、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我家没有什么大道理,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正直。
  • 19、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岳母刺字,孟母三迁,慈母更有严爱,大义,以身示范,教育子女,从小要遵循家风,做一个正直高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从细微处,要一点一滴做起,简朴节约。
  • 20、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体现了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人们的影响。
刺字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