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监候
jiānhòu

监候


拼音 jiān hòu

简拼 JH

词语解释

监候[ jiān hòu ]

1.监禁候审

2.明清两代对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者,暂行监禁,等候秋审、朝审复核的称为“监候”,有斩监候和绞监候二种


引证解释

1.监禁候审

《水浒传》第三六回:“知县看罢,且叫收禁牢里监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不想平章回朝,恰遇柳生投见。当时拿下,递解临安府监候。”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滕大尹﹞喝教将两家妻小监候,立限速拿正贼,所获赃物暂寄库。”

2.明 清 两代对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者,暂行监禁,等候秋审、朝审复核的称为“监候”,有斩监候和绞监候二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人张元吉》:“上命监候待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奉旨周鑣、雷縯祚,着监候处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同一死罪,则有立决、监候、直犯、襍犯之不同。”

3.封建时代天文官署的属官

《隋史·百官志下》:“太史监候……为从九品。”

《新唐书·百官志二》:“司天台……五官监候三人,正八品下。”

《明史·职官志三》:“钦天监……五官正推历法,定四时。司历、监候佐之。”


网络解释

1.监候

监候,是指明清时对于判处死刑的罪犯暂时监禁监候,不立即执行,待至朝审、秋审时,按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在明朝也将秋后处决者称为“监候待决犯”。《清史稿·刑法志》记载:“旧制,凡刑狱重犯,自大逆、大盗决不待时外,余俱监候处决。(所谓旧制指明代而言。)监候有斩监候与绞监候之别,是立决的对称。

在一些现代法律学研究中,也把明清死刑监候制度看做现代死缓制度的起源。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监候造句

  • 1、假如不罢市,不抗粮,单找县太爷讨个说法呢?那也很危险:如哄堂塞署,逞凶殴官,为首斩枭示,同谋斩立决,从犯绞监候
  • 2、如哄堂塞署,逞凶殴官,为首斩枭示,同谋斩立决,从犯绞监候
  • 3、杨雄被判了斩监候,杨春指点石秀上梁山搬兵救人。
  • 4、顺治元年,刑部左侍郎党崇雅奏言:旧制凡刑狱重犯,自大逆、大盗决不待时外,余俱监候处决。
  • 5、清代朝审所复审的案件,主要是刑部判决的案件,以及京城附近发生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
  • 6、官府宣布童子楼的终审结果:叛斩监候
  • 7、清朝的死刑复核制度,分死刑为绞、斩立决与绞、斩监候两种。
  • 8、于是逮讷尔经额下狱,论斩监候
  • 9、上大怒,褫职逮问,刑部定谳斩监候
  • 10、所劾,下狱判斩监候,到干隆初年才获释。
  • 11、清廷迫于无奈,夺爵严惩,定为斩监候罪。
  • 12、何常子告诉孟洛川吴尚云被判监候斩。
  • 13、三月,减直隶、山东监候、缓决及军流以下罪。
  • 14、而死刑又可以分为立即处决、斩监候、秋决。
  • 15、士俊复揭告阿克敦庇布政使官达婪赃,加拟斩监候
  • 16、干隆下令治罪全部受牵连的官员,袁淳清被判斩监候
  • 17、案子移送到广州府,钟英速审速决,判了他个连续贪污军品,影响战力,斩监候
  • 18、又大辟有立决、监候两等,按律所言,决不待时,谓不待秋决,非谓招成不待覆奏,即处决也。
  • 19、总督硕色论劾,上责图尔炳阿欺隐徇庇,夺官,逮京师,下刑部治罪,坐监守自盗,拟斩监候
  • 20、受到舆论谴责,旋被逮捕入狱,定斩监候
监候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