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情调
qíngdiào

情调


拼音 qíng diào

港台 氣氛,協調,調音
简拼 QD
五笔 NGYM

词语解释

情调[ qíng diào ]

1.情意;情味

多情调。

affection; interest;

2.情趣格调

他的故事听起来带着伤感的情调。

不合剧院的情调。

sentiment;

3.文艺作品的质量或生动形象的特性

具有浪漫故事的情调。

color;


引证解释

1.情意;情味

唐 杜牧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因书四韵》:“江南仲蔚多情调,悵望春阴几首诗。”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裴郎中减,晋国公次弟子也,足情调,善谈谐。”

宋 晁补之 《临江仙·呈祖禹十六叔》词之二:“莫道尊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

2.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

叶圣陶 《归宿》:“怀芷说话又低又慢,正合诉说哀怨的情调,使陈君听了,也感到不欢。”

冯至 《北游》诗:“好像有个寂寞的面孔向我微笑,它微笑的情调啊,阴沉,阴沉……”

3.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蒋光慈 《我应当归去》诗:“在此邦匆匆住了三月,我饱尝了岛国的情调。”

茅盾 《子夜》七:“人生如朝露!这支曲就表现了这种情调。”

杨朔 《京城漫记》:“乍到这儿,觉得湖山又朴素,又秀气,另有种自然的情调。”


国语辞典

1.情趣格调

唐·杜牧〈初春雨中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诗:“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宋·晁补之〈临江仙·十岁儿曹同砚席〉词:“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


网络解释

1.情调 (名词解释)

通常指感觉、知觉的情绪色调,即同感觉、知觉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有些视觉、听觉、嗅觉和愉快兴奋相联系;另一些则和厌恶、沉闷相联系,和感觉知觉直接相联的情感的基本性质叫情调


英语翻译 taste; tone and mood; sentimen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情调造句

  • 1、春雨柔软,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杀;因季节变化,情调各异。但是,雨色一样美丽,雨声一样动听。
  • 2、今天,年轻人已不再满足于婚宴上的觥筹交错,不愿把原本极富浪漫情调的喜事,变成疲于操办穷于应酬的俗事。
  • 3、人们去餐厅不止是为了果腹,而是为了享受一种情调
  • 4、今天的黄鹤楼虽然富有古色古香的情调,但它已不是古时的黄鹤楼了。
  • 5、烟雨蒙蒙,弥漫成一种情调。喜欢在这样寥寥的雨夜,听一些古典的音乐,忧伤的歌曲,品忧伤的旋律。
  • 6、我们走进王伯伯的屋子,只见室内陈设古色古香,很有情调
  • 7、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 8、这首曲子富有陕北民歌情调
  • 9、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 10、比较经典的诗词,更能感染氛围,以及对于大海的情怀,嬉戏玩耍起来更具有情调
  • 11、但其中已混杂着一种不可言状的哀愁情调;这些美丽的躯体已沉浸在凄凉的氛围中。
  • 12、早晨笑一笑,全天生活有情调
  • 13、七夕节提前祝你:三围魔鬼化,收入金领化,家务甩手化,快乐日常化,爱情持久化,情调小资化,购物疯狂化,朋友规模化,老公佣人化!七夕情人节快乐!
  • 14、金知了,铜蟋蟀,窸窸窣窣叫不停,夏天就是一段唱不完的情调!琉璃果,翠盈香,郁郁葱葱碧连天,夏天就是一件玩不够的挚宝!取不尽,用不完,点点滴滴情谊深,夏天就是朋友召唤你一起迎接美好新一天的美丽时光!祝你活力每一天!早上好!
  • 15、大寒到,送你爱心棉衣帽,送你温馨棉手套,送你关心小口罩,送你真心小情调,送你一个大拥抱,送去温暖与安好,大寒短信来报道,捎去幸福和吉兆。
  • 16、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 17、紫藤花除了这梦境的颜色,还有淡淡的芳香,紫色的芳香从我的每个毛孔渗入,进入每个细胞,我的心房仿佛也轻轻笼罩上一层即喜悦又忧郁的情调
  • 18、我喜欢借月色沉淀心情,如水月色,可饮。推开窗户,任月色静静流泻在肌肤上,轻盈飘逸的韵致,清新蕴涵的情调自然流淌在心际。月华如练,心情在月色中变的清朗而柔软,恍然间生命中的种种感动和美丽灵动浮若。
  • 19、月色舒缓地滴落,纯洁的声音演绎蓝色的情调
  • 20、早晨笑一笑,睡个大懒觉;上午笑一笑,鸟儿枝头闹;中午笑一笑,酒精来发酵;下午笑一笑,骰子跟着跑;晚上笑一笑,生活有情调
情调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