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弥补过错的成语

形容弥补过错的成语


1将功补过 [ jiāng gōng bǔ guò ]

解释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出处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2补过饰非 [ bǔ guò shì fēi ]

解释 补过:弥补过失;饰非:文饰过错。指掩饰过错。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6卷:“文士笔墨,为人补过饰非,往往如是。”

3救过补阙 [ jiù guò bǔ quē ]

解释 阙:同“缺”,不足,缺点。挽救过错,弥补不足。

出处 《晋书·潘岳传》:“故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

4望洋兴叹 [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解释 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诗歌五》:“千古吟人,望洋兴叹。”

5取长补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6代人受过 [ dài rén shòu guò ]

解释 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7亡羊补牢 [ wáng yáng bǔ láo ]

解释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8避实就虚 [ bì shí jiù xū ]

解释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9自作自受 [ zì zuò zì shòu ]

解释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10浪子回头 [ làng zǐ huí tóu ]

解释 浪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回头:回心悔悟。不务正业者改邪归正。

出处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11勤能补拙 [ qín néng bǔ zhuō ]

解释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处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12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释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13改邪归正 [ gǎi xié guī zhèng ]

解释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14洗心革面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释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15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 ]

解释 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6失之交臂 [ shī zhī jiāo bì ]

解释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17咎由自取 [ jiù yóu zì qǔ ]

解释 咎:灾祸;惩罚。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

18弃旧图新 [ qì jiù tú xīn ]

解释 图:图谋、追求。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19改过自新 [ gǎi guò zì xīn ]

解释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20扬长避短 [ yáng cháng bì duǎn ]

解释 扬;发挥;避:回避;避开。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出处 秦牧《漫记端木蕻良》:“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作,既扬长避短,也施展了抱负。”

21迷途知返 [ mí tú zhī fǎn ]

解释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22截长补短 [ jié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截:切断。把长的切下来接补短的。

出处 宋 度正《条奏便民五事》:“旧城堙废之余,截长补短,可得十之五,为工约二万余工。”

23江心补漏 [ jiāng xīn bǔ lòu ]

解释 船到了江心;才着手堵塞漏洞。比喻错失良机;补救已迟。

出处 元 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叶公》:“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

24朝过夕改 [ zhāo guò xī gǎi ]

解释 形容改正错误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25痛改前非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解释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26自取其咎 [ zì qǔ qí jiù ]

解释 自己遭受自己招来的罪过。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

27自取其祸 [ zì qǔ qí huò ]

解释 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出处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28收之桑榆 [ shōu zhī sāng yú ]

解释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9改过作新 [ gǎi guò zuò xīn ]

解释 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同“改过自新”。

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会赦更新》:“陀满兴福,父母妻儿都杀戮,逃命潜奔,哨聚山林暂隐身,心阑意卸,天幸遭逢颁大赦,改过作新,作个清平无事人。”

30痛自创艾 [ tòng zì chuāng yì ]

解释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出处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31何罪之有 [ hé zuì zhī yǒu ]

解释 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出处 《墨子·公输》:“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32朝闻夕改 [ zhāo wén xī gǎi ]

解释 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出处 《晋书 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33翻然改悔 [ fān rán gǎi huǐ ]

解释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出处 宋·黄榦《答梁宁翁书》:“一旦翻然改悔,而欲为善,顾亦何所不可。”

34弃恶从善 [ qì è cóng shàn ]

解释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出处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恶从善。”

35自取罪戾 [ zì qǔ zuì lì ]

解释 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出处 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36翻然改悟 [ fān rán gǎi wù ]

解释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悟:醒悟。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出处 《金史·完颜匡传》:“一旦犹子翻然改悟,斥逐奴隶,引咎谢过,则前日之嫌便可销释。”

37翻然悔过 [ fān rán huǐ guò ]

解释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出处 唐·陆贽《贞元改元在赦制》:“李怀光若能翻然悔过,束身赴朝,念其尝有大勋,必当终始全护。”

38补漏订讹 [ bǔ lòu dìng é ]

解释 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出处 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

39补牢顾犬 [ bǔ láo gù quǎn ]

解释 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 语本《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40断长续短 [ duàn chāng xù duǎn ]

解释 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出处 《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41补苴罅漏 [ bǔ jū xià lòu ]

解释 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42遂非文过 [ suì fēi wén guò ]

解释 饰非文过。掩饰错误和过错。

出处 汉荀悦《汉纪 昭帝纪》:“遂非文过,知而不改。”《孟子 公孙丑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43以功补过 [ yǐ gōng bǔ guò ]

解释 用功劳来弥补过错。

出处 《云笈七签》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44风流事过 [ fēng liú shì guò ]

解释 指细小的过错。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自此怀恨董县丞,寻两件风流事过,参与上司,罢官而去。”

45悔过自忏 [ huǐ guò zì chàn ]

解释 悔:追悔;忏:忏悔。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出处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襄阳天仙寺》:“僧教宽悔过自忏,后岁余,方如旧。”

46弃过图新 [ qì guò tú xīn ]

解释 抛弃过错,谋求更新。

出处 《金史·完颜匡传》:“然倾国家资财,竭民膏血,恐非大金皇帝弃过图新、兼爱南北之意也。”

47弃瑕忘过 [ qì xiá wàng guò ]

解释 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出处 《南史·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待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48自取咎戾 [ zì qǔ jiù lì ]

解释 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出处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49风流罪过 [ fēng liú zuì guò ]

解释 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出处 《北齐书 循吏传 郎基》:“潘子义曾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50父债子还 [ fù zhài zǐ huán ]

解释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出处 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

51但求无过 [ dàn qiú wú guò ]

解释 但:仅,只要;过:错误。只追求没有过错。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出处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52掩瑕藏疾 [ yǎn xiá cáng jí ]

解释 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出处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至于掩瑕藏疾,涤除疵垢,朝为寇仇,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人,粗亦无负于新旧。”

53折长补短 [ zhé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 《韩非子 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轮船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54裁长补短 [ cái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裁:剪裁。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下卷:“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

55以功覆过 [ yǐ gōng fù guò ]

解释 用功劳来弥补过错。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据以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过,弃瑕取用,举清厉浊,足以沮功。”

56补阙挂漏 [ bǔ quē guà lòu ]

解释 阙:缺;漏:遗漏。指弥补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出处 清 赵曦明《颜氏家训>跋》:“至于补阙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

57自贻伊咎 [ zì yí yī jiù ]

解释 指自己招来过错。

出处 唐 刘知幾《史通 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贻伊咎。”

58顾犬补牢 [ gù quǎn bǔ láo ]

解释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9掎挈伺诈 [ jǐ qiè sì zhà ]

解释 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出处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60断长补短 [ duàn chāng bǔ duǎn ]

解释 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出处 《礼记 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61补偏救弊 [ bǔ piān jiù bì ]

解释 弊:害处;毛病。补救偏差;纠正错误。

出处 宋 魏翁《鹤山文集》:“臣愿陛下以臣前所陈未喻六条行之,以明白洞达为目前补偏救弊之策。”

62列功覆过 [ liè gōng fù guò ]

解释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陈汤传》:“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

63不可饶恕 [ bù kě ráo shù ]

解释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

出处 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64赦过宥罪 [ shè guò yòu zuì ]

解释 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

出处 《易 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65掎挈司诈 [ jǐ qiè sī zhà ]

解释 掎挈:指摘;司:同“伺”,侦候;诈:欺诈。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掎挈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66长傲饰非 [ cháng ào shì fēi ]

解释 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出处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怙恶不悛,长傲饰非者,古下愚不肖之流。”

67澡垢索疵 [ zǎo gòu suǒ cī ]

解释 犹言吹毛求疵。谓刻意寻人过错。

出处 《新唐书·崔元综传》:“每受制鞫狱,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止,人畏鄙之。”

68耻言人过 [ chǐ yán rén guò ]

解释 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

出处 唐李华《御史中丞壁记》:“汉文好黄老,而公卿耻言人过。举盛德则仪形着矣,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

69弥缝其阙 [ mí féng qí què ]

解释 弥缝:补救;阙: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

70计过自讼 [ jì guò zì sòng ]

解释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71观过知仁 [ guān guò zhī rén ]

解释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72攻过箴阙 [ gōng guò zhēn què ]

解释 指责过错,针砭缺失。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阙;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

73虚美隐恶 [ xū měi yǐn è ]

解释 虚:空;隐:隐蔽。用凭空的赞美来掩盖其过错。

出处 《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又纳其宝货,称孝泰频破贼,斩获数万,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素耳,曹继权、刘伯英皆出其下。虚美隐恶如此。”

74蒲鞭示辱 [ pú biān shì rǔ ]

解释 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出处 《快心编》第十回:“我若将此重棒责之,岂不是伤其肌肤,而使彼贻忧日后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则可矣。”

75蒲鞭之罚 [ pú biān zhī fá ]

解释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出处 《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76舍策追羊 [ shě cè zhuī yáng ]

解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出处 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77省愆寡过 [ shěng qiān guǎ guò ]

解释 省:减少;愆:失误。减少过错。

出处 清·林则徐《通饬各属命盗各案赶紧审解札》:“要知早结一日,少抢一人,皆可省愆寡过,复何惮而不为乎?”

78纤芥之失 [ xiān jiè zhī shī ]

解释 纤芥:细微;失:过失。形容极小的过错。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纪纤芥之失。”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