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安内攘外的意思
ānnèirǎngwài

安内攘外



成语拼音 ān nèi rǎng wài

成语注音 ㄢ ㄋㄟˋ ㄖㄤˇ ㄨㄞˋ

成语简拼 ANRW

成语五笔 PMRQ

成语解释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
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成语出处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成语繁体 安內攘外

近义成语 抽薪止沸

感情色彩 安内攘外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联合式;
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成语造句 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能里能外形容无人能敌形容功能很多形容意见多形容数量差不多形容自己的意见形容从根本上解决形容很多很常见形容评论很多形容十分了解


英语翻译 to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安内攘外造句

  • 1、若尚固执“安内攘外”、“生聚教训”之见,诚恐内部既不得安,外患又与日俱甚,将见国亡之后,适受敌人之“教训”,资敌人以“生聚”也。
  • 2、李世民在短短四年内,完成安内攘外的千秋大业,内则励精图治,四年而天下大治。
  • 3、同文馆增添之计,乃臣等日夜所筹,若中国能深究其法,通晓其原,则御侮即有所凭借,庶国威自振,安内攘外之道,不外是矣。
  • 4、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墨间。
  • 5、自绍兴元年到七年初,宋高宗需要擢用良将,安内攘外,以保全皇位。
  • 6、魏公安内攘外,举贤任能,致政通民和,而人才辈出。
  • 7、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
  • 8、不管啦!只要能安内攘外,击溃魔门,谁当太子又有什么干系?如果这老狐狸真有这等把握,索性成全他就是!
  • 9、遇到民族矛盾时,必须要安内攘外
  • 10、安内攘外,安内仍是核心所在。
  • 11、30年代中朞,四川替代西北成为抗日战争“战略总后方”的呼声很高,如何把四川纳入中央政府控制之下,成为蒋介石“安内攘外”步骤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 12、用麻杏甘石汤升宣肺气,既祛外邪,又助气血之通畅,为正气回复创造条件,有安内攘外之功,故能取效。
  • 13、利用现代特种兵的训练方式培养了一群无往不胜的神兵,利用现代学过的各家兵法战胜敌国的军师,安内攘外,平定四乱。
  • 14、这些青年军官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思想激进,对蒋介石安内攘外政策早就不满。
  • 15、李世民在短短四年内,完成安内攘外的千秋大业。
  • 16、李世民完成安内攘外的千秋大业,四年而天下大治。
  • 17、乃遣将分扼要塞,并筑营伯力、红土崖、双城子,守以重兵,因上安内攘外方略,称旨。
安内攘外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