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啼饥号寒的意思
háohán

啼饥号寒



成语拼音 tí jī háo hán

成语注音 ㄊ一ˊ ㄐ一 ㄏㄠˊ ㄏㄢˊ

成语简拼 TJHH

成语解释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成语正音 “号”,不能读作“hào”。

成语辨形 “号”,不能写作“嚎”。

成语辨析 啼饥号寒和“饥寒交迫”;
都表示“挨饿受冻”的意思;
但啼饥号寒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的反应为“啼”和“号”是有声的;“饥寒交迫”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是无声的。

成语繁体 啼饑號寒

近义成语 饥寒交迫哀鸿遍野嗷嗷待哺饔飧不继贫病交加号寒啼饥

反义成语 丰衣足食家给人足饱食暖衣延年益寿

感情色彩 啼饥号寒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联合式;
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成语造句 值岁凶,啼饥号寒。(清 王晫《今世说 贤媛》)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感到寒冷形容人很饥饿形容词语穷形容天气极为寒冷形容生活过得苦形容吃不饱饭形容水很冰很刺骨形容人很饿形容场面很惨形容哭泣声很大


英语翻译 cry from hunger and cold(cry in hunger and cold; live in hunger and cold; be poverty-stricken)

德语翻译 vor Hunger und Kǎlte wimmern(in tiefstem Elend leben)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啼饥号寒造句

  • 1、贫民窟里百姓们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
  • 2、解放前,劳动人民天天挣扎在死亡线上,啼饥号寒,受尽苦难。
  • 3、每逢灾年,这一带的百姓啼饥号寒,景况十分悲惨。
  • 4、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
  • 5、旧社会的农民常常啼饥号寒
  • 6、至康熙三年,人口数量仍很稀少,经济凋弊,尤其是宁州、安化、合水三州县,老百姓无衣无食,啼饥号寒,卖儿鬻女。
  • 7、有的悄声咒骂,更多的是自怨福浅,啼饥号寒
  • 8、牲畜冻死,粮食欠收,百姓啼饥号寒,贫寒人家卖儿鬻女,难以存活。
  • 9、可怜百姓已卖妻鬻子,啼饥号寒,还有甚么钱财,上应征求?
  • 10、一天,一个贫贫乏难的小男孩为了攒够膏火正挨家挨户地倾销商品。啼饥号寒的他摸遍满身,却只有一角钱。
  • 11、迩者避止本市,或路经桂省之难民,日见挤拥,孤苦无依,啼饥号寒,吾老吾幼,何以堪此,何以堪此。
  • 12、其实,严村长也是急需钱用的人,在自己啼饥号寒之时管得那么多呢?于是,严老板顺利地占据了龙头坡的树林。
  • 13、吾锄强抗暴,秦国暴政,难道身为墨者可以眼看着百姓被酷吏逼迫得流离失所,啼饥号寒
  • 14、穷汉们家人啼饥号寒,拖着疲羸的身子耕作,披星戴月,奔波劳累,加上忙抗旱,灭蝗虫,根本得不到必要的休息。
  • 15、亿万斯民,啼饥号寒
  • 16、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 17、房屋倒坍,百姓在废墟上啼饥号寒
  • 18、暴月时荒,乡民们嗷嗷待哺,啼饥号寒
  • 19、孟郊一生生活贫困,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
  • 20、北宋末年,朝廷失德于民,横征暴敛,天下百姓啼饥号寒,怨声载道。
啼饥号寒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