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做事谨慎的成语

形容做事谨慎的成语


1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步步为营 [ bù bù wéi yíng ]

解释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3战战兢兢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解释 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小心翼翼 [ xiǎo xīn yì yì ]

解释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大雅 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5胆大心细 [ dǎn dà xīn xì ]

解释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6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解释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7滴水不漏 [ dī shuǐ bù lòu ]

解释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8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9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释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10如临深渊 [ rú lín shēn yuān ]

解释 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出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1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释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 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12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13蹑手蹑脚 [ niè shǒu niè jiǎo ]

解释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14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解释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5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16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解释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17谨言慎行 [ jǐn yán shèn xíng ]

解释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18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9三思而行 [ sān sī ér xíng ]

解释 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0临深履薄 [ lín shēn lǚ bó ]

解释 履:践;踏。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唯恐稍一不慎就出问题。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1安不忘危 [ ān bú wàng wēi ]

解释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22轻手轻脚 [ qīng shǒu qīng jiǎo ]

解释 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手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23大而化之 [ dà ér huà zhī ]

解释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24翼翼小心 [ yì yì xiǎo xīn ]

解释 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25奉命惟谨 [ fèng mìng wéi jǐn ]

解释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出处 明 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26奉命唯谨 [ fèng mìng wéi jǐn ]

解释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诸官奉命唯谨。”

27朝乾夕惕 [ zhāo qián xī tì ]

解释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 《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8敬小慎微 [ jìng xiǎo shèn wēi ]

解释 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29持盈保泰 [ chí yíng bǎo tài ]

解释 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出处 清 昭槤《啸亭杂录 舒梁阿三公远见》:“今虽府库充盛,然乞皇上以节俭为要,慎勿兴土木之功,黩武之师,以为持盈保泰之计。”

30火烛小心 [ huǒ zhú xiǎo xīn ]

解释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出处 清 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31坐不垂堂 [ zuò bù chuí táng ]

解释 垂堂:近屋檐处。不坐在堂边外面,怕掉到台阶下。比喻不在有危险的地方停留。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32偷偷摸摸 [ tōu tōu mō mō ]

解释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

33祸从口出 [ huò cóng kǒu chū ]

解释 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

出处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34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释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 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35打草惊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解释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出处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36轻举妄动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解释 轻:轻率;妄:胡乱;任意。不经慎重考虑;轻率任意地行动。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37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释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38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解释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39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释 做种种坏事。为:做;歹:指坏事。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

40人言可畏 [ rén yán kě wèi ]

解释 言:指流言蜚语。人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

出处 《诗经 郑风 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41惩前毖后 [ chéng qián bì hòu ]

解释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 《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42郑重其事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解释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43谦虚谨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解释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 《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44守口如瓶 [ shǒu kǒu rú píng ]

解释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 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45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46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解释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47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释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8鬼鬼祟祟 [ guǐ guǐ suì suì ]

解释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49粗中有细 [ cū zhōng yǒu xì ]

解释 表面似乎粗率、随便,实际却细致、细心。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沙僧听说,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50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释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51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解释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52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解释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53瓜田李下 [ guā tián lǐ xià ]

解释 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出处 晋 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54缩手缩脚 [ suō shǒu suō jiǎo ]

解释 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55精细入微 [ jīng xì rù wēi ]

解释 考虑问题十分仔细,注意到很小的细节

56疏忽大意 [ shū hū dà yì ]

解释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出处 孙犁《文林谈屑》:“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意,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

57冲昏头脑 [ chōng hūn tóu nǎo ]

解释 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出处 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这可不能冲昏头脑,任着性子,借题发挥呵!”

58见微知著 [ jiàn wēi zhī zhù ]

解释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59闭口不谈 [ bì kǒu bù tán ]

解释 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出处 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60敛色屏气 [ liǎn sè bǐng qì ]

解释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出处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61谨慎从事 [ jǐn shèn cóng shì ]

解释 细心慎重地处事。

出处 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

62门无杂宾 [ mén wú zá bīn ]

解释 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出处 三国 吴 韦昭《吴书》:“不妄交游,门无杂宾。”

63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释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64临深履冰 [ lín shēn lǚ bīng ]

解释 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谨慎戒惧。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

65察言观色 [ chá yán guān sè ]

解释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6爱惜羽毛 [ ài xī yǔ máo ]

解释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67履薄临深 [ lǚ bó lín shēn ]

解释 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68慎终如始 [ shèn zhōng rú shǐ ]

解释 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9诚恐诚惶 [ chéng kǒng chéng huáng ]

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出处 明·汤显祖《南柯记·朝议》:“念臣棼诚恐诚惶,壍江城遭寇与拦当。”

70体恤入微 [ tǐ xù rù wēi ]

解释 同“体贴入微”。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71轻手软脚 [ qīng shǒu ruǎn jiǎo ]

解释 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手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72临危履冰 [ lín wēi lǚ bīng ]

解释 临:面临;履:踩,踏。面临危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危,应时时戒惧谨慎。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73诚惶诚惧 [ chéng huáng chéng jù ]

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74谦虚敬慎 [ qiān xū jìng shèn ]

解释 见“谦虚谨慎”。

出处 《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衣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75如临深谷 [ rú lín shēn gǔ ]

解释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边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谨慎。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九十八:“如潜有所得,专如临深谷,战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门耳。”

76夙夜匪懈 [ sù yè fěi xiè ]

解释 日夜勤劳;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松懈;懈怠。

出处 晋 司马彪《续汉书》:“熹为卫尉,尽心事上,夙夜匪懈。”

77杜微慎防 [ dù wēi shèn fáng ]

解释 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出处 《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78敬终慎始 [ jìng zhōng shèn shǐ ]

解释 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

79讷言敏行 [ nè yán mǐn xíng ]

解释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0明见万里 [ míng jiàn wàn lǐ ]

解释 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征利》:“真可谓明见万里,智察秋毫。”

81业业矜矜 [ yè yè jīn jīn ]

解释 小心谨慎貌。

出处 《宋书·明帝纪》:“业业矜矜,若履冰谷,思与亿兆,同此维新。”

82惩羹吹齑 [ chéng gēng chuī jī ]

解释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83临事而惧 [ lín shì ér jù ]

解释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84倾耳戴目 [ qīng ěr dài mù ]

解释 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戴目:仰视。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85朝兢夕惕 [ zhāo jīng xī tì ]

解释 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出处 宋·朱熹《戊申封事》:“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危,而不可以少怠。”

86晨兢夕厉 [ chén jīng xī lì ]

解释 谓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 《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87戴目倾耳 [ dài mú qīng ěr ]

解释 戴目:仰视的样子;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88局高蹐厚 [ jú gāo guǎ hòu ]

解释 见“局高天蹐厚地”。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或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犹不免焉。”

89夕惕朝乾 [ xī tì zhāo qián ]

解释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出处 《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90竭尽心力 [ jié jìn xīn lì ]

解释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91跼高蹐厚 [ jú gāo jí hòu ]

解释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或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犹不免焉。”

92兢兢战战 [ jīng jīng zhàn zhàn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93防意如城 [ fáng yì rú chéng ]

解释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94低心下意 [ dī xīn xià yì ]

解释 谓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四:“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

95利析秋毫 [ lì xī qiū háo ]

解释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出处 《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96鉴前毖后 [ jiàn qián bì hòu ]

解释 谓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出处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老林说》:“鉴前毖后,通三省而筹之,为曲突徙薪之计,建久安长治之谋。”

97刚毅木讷 [ gāng yì mù nè ]

解释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98动不失时 [ dòng bù shī shí ]

解释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99如履如临 [ rú lǚ rú lín ]

解释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出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