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内心强大的成语

形容人内心强大的成语


1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3外柔内刚 [ wài róu nèi gāng ]

解释 柔:柔顺。刚:刚强。外表柔顺,内心却很刚强。亦作“外柔中刚”。

出处 《晋书·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

4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释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5不露锋芒 [ bù lù fēng máng ]

解释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6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解释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7坚强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解释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8百折不回 [ bǎi zhé bù huí ]

解释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 《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9藏锋敛锐 [ cáng fēng liǎn ruì ]

解释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10藏锋敛颖 [ cáng fēng liǎn yǐng ]

解释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出处 元 戴表元《送吴州判还番阳诗序》:“及乎藏锋敛颖,韬潜谨饬……洁身寡过,而求自免也。”

11铮铮铁骨 [ zhēng zhēng tiě gǔ ]

解释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出处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

12韬光敛迹 [ tāo guāng liǎn jì ]

解释 同“韬光晦迹”。

出处 明·袁宏道《德山尘谭》:“学道人须是韬光敛迹,勿露锋芒,故曰潜曰密。”

13傲然挺立 [ ào rán tǐng lì ]

解释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14钢筋铁骨 [ gāng jīng tiě gǔ ]

解释 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出处 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15韬光养晦 [ tāo guāng yǎng huì ]

解释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16铮铮铁汉 [ zhēng zhēng tiě hàn ]

解释 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

出处 孙开泰 孙东《吴起传》第九回:“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哪有热闹往哪钻。”

17弘毅宽厚 [ hóng yì kuān hòu ]

解释 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出处 《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18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9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解释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20无声无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释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出处 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21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解释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2面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解释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23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4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释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

出处 唐 韦应物《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25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释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26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解释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27无懈可击 [ wú xiè kě jī ]

解释 懈: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28意气风发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释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29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释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30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31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释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出处 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32精神抖擞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释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33坚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坚:牢固;磐石:大石头。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34英姿飒爽 [ yīng zī sà shuǎng ]

解释 英姿:英俊的风姿;飒爽:豪迈;矫健;精神焕发。形容矫健威武;精神焕发的姿态。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35羊质虎皮 [ yáng zhì hǔ pí ]

解释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出处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36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37毫不动摇 [ háo bù dòng yáo ]

解释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 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38无往不胜 [ wú wǎng bù shèng ]

解释 往:到。所到之处;没有不胜利的。指在各处都行得通;办得好;能取得成功。

出处 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二场:“连长,我们军民一心,就无往不胜!”

39心如止水 [ xīn rú zhǐ shuǐ ]

解释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40坚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释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1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42各种各样 [ gè zhǒng gè yàng ]

解释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43誓不罢休 [ shì bù bà xiū ]

解释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

出处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田文镜下了决心,不查个青红皂白誓不罢休。”

44超然物外 [ chāo rán wù wài ]

解释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出处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45不见圭角 [ bù jiàn guī jiǎo ]

解释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深沉、才干不外露。

出处 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46藏锋敛锷 [ cáng fēng liǎn è ]

解释 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野叟曝言》一三回:“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

出处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敛锷,出奇制胜,……则於虞有取焉。”

47超世之才 [ chāo shì zhī cái ]

解释 有超越世人的才能,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出处 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8枯枝败叶 [ kū zhī bài yè ]

解释 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49敛锷韬光 [ liǎn è tāo guāng ]

解释 比喻隐匿锋芒,才气不外露。

出处 明 张煌言《上鲁国主启二》:“仍乞敛锷韬光,以绝敌人窥伺。”

50进退有度 [ jìn tuì yǒu dù ]

解释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51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52韬光敛彩 [ tāo guāng liǎn cǎi ]

解释 收敛光采。比喻隐匿才华,无声无息。

出处 明·宋濂《史处士墓碑文》:“自是益韬光敛彩,系情山水间。”

53不拔之志 [ bù bá zhī zhì ]

解释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 《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54知人待士 [ zhī rén dài shì ]

解释 指对待人的态度好。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