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次数很多的成语

形容次数很多的成语


1千言万语 [ qiān yán wàn yǔ ]

解释 千句话万句话;形容话很多。

出处 《鹖冠子 世兵》:“千言万语,卒赏谓何?”

2千辛万苦 [ qiān xīn wàn kǔ ]

解释 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辛劳艰苦。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3车载斗量 [ chē zài dǒu liáng ]

解释 载:装载。用车装;用斗量。形容事物、人才很多;也作“斗量车载”。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 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4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5接二连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解释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6成千上万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

解释 成:达到一定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累计成千;达到万数。形容数量极多。也作“成千成万”、“成千累万”。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7多多益善 [ duō duō yì shàn ]

解释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8一本万利 [ yī běn wàn lì ]

解释 用很少的资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润。形容本钱少;利润大。

出处 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9千头万绪 [ qiān tóu wàn xù ]

解释 形容事情头绪很多;复杂纷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类语》:“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如春夏秋冬,千头万绪,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

10千变万化 [ qiān biàn wàn huà ]

解释 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变万化而不穷。”

11万马奔腾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释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出处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12千丝万缕 [ qiān sī wàn lǚ ]

解释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出处 宋 辛弃疾《蝶恋花》:“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13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释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14千军万马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释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 《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15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解释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16浩如烟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解释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出处 宋 司马光《进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17盈千累万 [ yíng qiān lěi wàn ]

解释 形容数量非常多。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记 种植 草木》:“菜果至贱之物,花亦卑卑不数之花,无如积至贱至卑者而至盈千累万,则贱者贵而卑者尊矣。”

18罄竹难书 [ qìng zhú nán shū ]

解释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19多如牛毛 [ duō rú niú máo ]

解释 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出处 《北史 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20堆积如山 [ duī jī rú shān ]

解释 聚积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填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量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21万贯家财 [ wàn guàn jiā cái ]

解释 形容家产极丰。

出处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牛璘有万贯家财,在赵江梅家作赘。”

22千山万壑 [ qiān shān wàn hè ]

解释 壑:山沟。许许多多的山和沟。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急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23兵多将广 [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 ]

解释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24三番五次 [ sān fān wǔ cì ]

解释 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25摩肩接踵 [ mó jiān jiē zhǒng ]

解释 摩:接触;踵:脚跟。肩挨肩;脚尖连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或比喻事物接连不断的出现。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26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释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出处 《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27三番两次 [ sān fān liǎng cì ]

解释 屡次,多次。

出处 元·张可久《天净沙·春情》曲:“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

28更仆难数 [ gēng pú nán shǔ ]

解释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29擢发难数 [ zhuó fà nán shǔ ]

解释 拔下的头发难以数清(擢:拔)。比喻罪行很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之罪,尚未足。”

30屡次三番 [ lǚ cì sān fān ]

解释 屡次:多次;三番:许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复多次。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

出处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31万代千秋 [ wàn dài qiān qiū ]

解释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出处 晋·无名氏《平西将军周处碑》:“书方易折,家揭难留,镌兹幽在,万代千秋。”

32人千人万 [ rén qiān rén wàn ]

解释 形容人多。

33万无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释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出处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34人多势众 [ rén duō shì zhòng ]

解释 人多势力大。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

35数不胜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释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36不可胜数 [ bù kě shèng shǔ ]

解释 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极多。也作“不可胜计”。

出处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中》:“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37五花八门 [ wǔ huā bā mén ]

解释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38变本加厉 [ biàn běn jiā lì ]

解释 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加发展。现也形容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39地利人和 [ dì lì rén hé ]

解释 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0宁死不屈 [ nìng sǐ bù qū ]

解释 宁:宁可;宁肯;屈:屈服。宁愿一死;决不屈服。

出处 明 赵弼《效颦集 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41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释 连续不间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42无穷无尽 [ wú qióng wú jìn ]

解释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出处 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43星罗棋布 [ xīng luó qí bù ]

解释 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罗:罗列;布:分布。

出处 东汉 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44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解释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

出处 清 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45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解释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46离经叛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解释 离:背离;叛:背叛;经:儒家经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规范。背离、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泛指背离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言论或学说的行为。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47觥筹交错 [ gōng chóu jiāo cuò ]

解释 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48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解释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49鸡犬不宁 [ jī quǎn bù níng ]

解释 宁:安宁。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

出处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50万人空巷 [ wàn rén kōng xiàng ]

解释 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出处 宋 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51不胜枚举 [ bù shèng méi jǔ ]

解释 胜: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出处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52举不胜举 [ jǔ bù shèng jǔ ]

解释 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53人喊马嘶 [ rén hǎn mǎ sī ]

解释 嘶:马叫。人人在呐喊;马在嘶叫。形容喧闹嘈杂的声音。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

54劫富济贫 [ jié fù jì pín ]

解释 劫:夺取;济:救济。强夺富人的财物;救济穷苦的百姓。

出处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25回:“ 劫富济贫,自张一帜。”

55勤能补拙 [ qín néng bǔ zhuō ]

解释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处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56千刀万剐 [ qiān dāo wàn guǎ ]

解释 原指旧时代的一种酷刑……凌迟;后来咒骂坏人当受极刑 。

出处 元 无名氏《玎玎珰珰盆儿鬼》第四折:“当堂判个斩字,即日押赶市曹,将他万剐千刀,凌迟处死。”

57千千万万 [ qiān qiān wàn wàn ]

解释 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 唐 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58千叮万嘱 [ qiān dīng wàn zhǔ ]

解释 叮:叮咛。反复叮嘱;再三吩咐。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将你千叮万嘱,你偏放人长号短哭。”

59千山万水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解释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出处 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60千恩万谢 [ qiān ēn wàn xiè ]

解释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61千难万险 [ qiān nán wàn xiǎn ]

解释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出处 元 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

62和璧隋珠 [ hé bì suí zhū ]

解释 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63壮志凌云 [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

解释 宏伟的志向直上云宵(凌:升上)。形容志向十分远大。

出处 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64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解释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65成千成万 [ chéng qiān chéng wàn ]

解释 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 叶圣陶《小病》:“倘若在广大的都城里,聚集了成千成万的听众,教伊当众唱出这很好的歌,该会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

66成千累万 [ chéng qiān lèi wàn ]

解释 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 《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

67指不胜屈 [ zhǐ bù shèng qū ]

解释 板着指头也不过来(不胜:不能承受)。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而贫弱者或衣食不给,其小有才者至窜入匪类,以辱先人,以余所见,指不胜屈。”

68数见不鲜 [ shuò jiàn bù xiān ]

解释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出处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69气冲牛斗 [ qì chōng niú dǒu ]

解释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形容气势极盛;直冲星空。有时也指怒气极盛。

出处 唐 杨炯《杜袁卅墓志铭》:“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

70沙里淘金 [ shā lǐ táo jīn ]

解释 把夹有金粒的沙砾在水中荡涤;以去沙取金。比喻极其难得或非常不易。

出处 唐 德行禅师《四字经》:“沙里淘金。”

71满山遍野 [ mǎn shān biàn yě ]

解释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出处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72熙来攘往 [ xī lái rǎng wǎng ]

解释 熙、攘:喧闹、纷乱的样子。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

73熙熙攘攘 [ xī xī rǎng rǎng ]

解释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74熟能生巧 [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解释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75百思不解 [ bǎi sī bù jiě ]

解释 解:理解。经过百般反复思索仍不理解。也作“百思不得其解”。

出处 清 无名氏《葛仙翁全传》:“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76百战不殆 [ bǎi zhàn bù dài ]

解释 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77箭不虚发 [ jiàn bù xū fā ]

解释 箭射得准;每发必中。也作“弓不虚发”。

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78纷至沓来 [ fēn zhì tà lái ]

解释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出处 宋 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79绳锯木断 [ shéng jù mù duàn ]

解释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80脑满肠肥 [ nǎo mǎn cháng féi ]

解释 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81贫病交加 [ pín bìng jiāo jiā ]

解释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82饱经沧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释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83百年不遇 [ bǎi nián bú yù ]

解释 上百年也碰不到。

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84万水千山 [ wàn shuǐ qiān shān ]

解释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85异路同归 [ yì lù tóng guī ]

解释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 《文子 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86斗而铸锥 [ dòu ér zhù zhuī ]

解释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

出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

87肥甘轻暖 [ féi gān qīng nuǎn ]

解释 见“肥甘轻暖”。

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

88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解释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89人来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

解释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90众口铄金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解释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91伸头探脑 [ shēn tóu tàn nǎo ]

解释 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92功德圆满 [ gōng dé yuán mǎn ]

解释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出处 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93千呼万唤 [ qiān hū wàn huàn ]

解释 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出处 唐 白居易《琵琶行》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4命中注定 [ mìng zhōng zhù dìng ]

解释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95归根到底 [ guī gēn dào dǐ ]

解释 归结到根本上。

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96感慨万千 [ gǎn kǎi wàn qiān ]

解释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

97民和年丰 [ mín hé nián fēng ]

解释 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98短寿促命 [ duǎn shòu cù mìng ]

解释 短命早死,要命。

出处 叶圣陶《线下 外国旗》:“寿泉这家伙只会对我发脾气,只会说几句短寿促命的话,真个临到紧要关头,他连心窍都塞住了。”

99约定俗成 [ yuē dìng sú chéng ]

解释 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共同习惯形成的。约定:共同认定;俗成:形成习惯。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