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老师宿儒的意思
lǎoshīxiǔ

老师宿儒



成语拼音 lǎo shī xiǔ rú

成语注音 ㄌㄠˇ ㄕ ㄒ一ㄡˇ ㄖㄨˊ

成语简拼 LSXR

成语解释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
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亦作“老手宿儒”。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成语繁体 老師宿儒

近义成语 老手宿儒

感情色彩 老师宿儒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鲁迅《谈“激烈”》:“即要研究,也必先由老师宿儒,先下一番改定工夫。”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善于钻研形容相互尊重形容教练教的好形容尊重老师形容看的书多形容师父教的好形容尊重对方形容尊重他人形容重视人才形容一个有学问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老师宿儒造句

  • 1、此时韩会心中唯恐湘子或过骄妄,以为多少老师宿儒,尚且被我难倒,何况这样一位年轻的人。
  • 2、系出世家,聪颖绝代,十余龄即通群经大略,学为声律对偶之文,辄有惊人奇句,老师宿儒,无不愤愤称道。
  • 3、老师宿儒或忧之,劬劬焉欲持宋元之余论,以遏其流。
  • 4、正义有说有证,层次清楚,释义分明,繁而有要,齐全周详,就像老师宿儒的讲义一样。
  • 5、若夫宗族之次,昭穆之辨,尊卑之叙,支派之分,亲疏之别,名公钜卿,老师宿儒述之详矣,奚待余言而增益也哉。
  • 6、如孔颖达,炀帝召天下儒生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议论,颖达为冠,而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刺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 7、故当是时,妇人之所能言,童子之所可知,有后世老师宿儒之所惑而不悟者也;武夫之所道,鄙人之所守,有后世豪杰名士之所惮而愧之者也。
  • 8、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朞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朞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 9、前此老师宿儒,终日咿唔案下,专摹唐、宋诸大家文调,每下笔,摭拾古文一二语,即自命为韩、柳,为苏、王,而于文字之有何关系,绝非所问,是谓之优孟学也可。
  • 10、老师宿儒,皓首不能穷其底蕴,多奚为也。
  • 11、所聘请的教师中有六七十岁老师宿儒,也有初露头角的青年。
  • 12、越三日,谒余邸舍,谈经史源委及文体正变,老师宿儒有所不及。
  • 13、此集中多感事怀人之作,老师宿儒,巾帼奇士,来兄笔下,宛转可怜。
  • 14、事实上,他本人的传统文化修养之丰富博洽,虽老师宿儒也诧为奇才。
  • 15、后世老师宿儒犹或弗习律历,而律历之家未必知道,各师其师,岐而二之。
  • 16、陆德明、鲁世达、刘焯、刘炫这几个老师宿儒是后来才知道的这事,所以不太了解内幕。
  • 17、以才思激宕,积学博识,每有议论,往往绳经切传,出入诸大家之间,却又别具眼孔胸臆,一时老师宿儒毋敢抗手。
  • 18、在这时朞内,他专心一意地读书、写作、讲学,他的思想日趋成熟,学问不断增长,着作大获丰收,成为江南地区文人学士的老师宿儒,号称北面人宗。
  • 19、在这时朞内,他专心一意地读书、写作、讲学,他的思想日趋成熟,学问不断增长,着作大获丰收,成为江南地区文人学士的老师宿儒,号称“北面人宗”。
  • 20、其尤警拔者则枕胙经史,挥斥百家,或老师宿儒终身有未解。
老师宿儒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