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看很多书的成语

形容看很多书的成语


1数不胜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释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2一目十行 [ yī mù shí háng ]

解释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处 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3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解释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4博览群书 [ bó lǎn qún shū ]

解释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 《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5浩如烟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解释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出处 宋 司马光《进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6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释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7立地书厨 [ lì dì shū chú ]

解释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 《宋史 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8学识渊博 [ xué shí yuān bó ]

解释 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 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9五车腹笥 [ wǔ chē fù sì ]

解释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10书读五车 [ shū dú wǔ jū ]

解释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11坐拥百城 [ zuò yōng bǎi chéng ]

解释 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12秉笔直书 [ bǐng bǐ zhí shū ]

解释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13拥书南面 [ yōng shū nán miàn ]

解释 见“拥书百城”。

出处 清·归庄《感怀》诗:“捉鼻东山关气运,拥书南面足经纶。”

14闭户读书 [ bì hù dú shū ]

解释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 《隋书 卢思道传》:“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才子。”

15左图右史 [ zuǒ tú yòu shǐ ]

解释 形容室内图书多。

出处 《新唐书 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

16书囊无底 [ shū náng wú dǐ ]

解释 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出处 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17读书破万卷 [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

解释 破:突破;引申为尽;通;卷:书籍的册数或篇章。刻苦而认真地学习;翻破了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8摊书拥百城 [ tān shū yōng bǎi chéng ]

解释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19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释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20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1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解释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22满腹经纶 [ mǎn fù jīng lún ]

解释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出处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23成千上万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

解释 成:达到一定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累计成千;达到万数。形容数量极多。也作“成千成万”、“成千累万”。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24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释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25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释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26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释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27白面书生 [ bái miàn shū shēng ]

解释 白面:形容白净;书生:念书人。①形容年纪轻、知识浅薄、阅历不深的读书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净的年轻读书人。

出处 《宋书 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有济?”

28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解释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29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0见多识广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解释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31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32不可胜数 [ bù kě shèng shǔ ]

解释 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极多。也作“不可胜计”。

出处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中》:“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33聚沙成塔 [ jù shā chéng tǎ ]

解释 聚:聚集。把细沙堆积成高塔。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34书香门第 [ shū xiāng mén dì ]

解释 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35洋洋大观 [ yáng yáng dà guān ]

解释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气象宏大;非常可观。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36无所不知 [ wú suǒ bù zhī ]

解释 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出处 《列子·黄帝》:“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37博闻强识 [ bó wén qiáng zhì ]

解释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38博览五车 [ bó lǎn wǔ chē ]

解释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39食古不化 [ shí gǔ bù huà ]

解释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

出处 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40气度不凡 [ qì dù bù fán ]

解释 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出处 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

41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42知书达礼 [ zhī shū dá lǐ ]

解释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出处 《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43饱学之士 [ bǎo xué zhī shì ]

解释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44学富才高 [ xué fù cái gāo ]

解释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出处 明 朱之瑜《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不能作文,虽学富五车,忠如比干,孝如伯奇、曾参,亦冥冥没没而已!”

45映雪读书 [ yìng xuě dú shū ]

解释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 《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46腹饱万言 [ fù bǎo wàn yán ]

解释 指学识渊博。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47书富五车 [ shū fù wǔ chē ]

解释 富:丰富;五车: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真个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午古。”

48立地书橱 [ lì dì shū chú ]

解释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出处 《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49一介书生 [ yī jiè shū shēng ]

解释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50史不绝书 [ shǐ bù jué shū ]

解释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51极目远眺 [ jí mù yuǎn tiào ]

解释 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处 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52四书五经 [ sì shū wǔ jīng ]

解释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出处 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53香火不绝 [ xiāng huǒ bù jué ]

解释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至今黔陕之间,香火不绝。”

54博览古今 [ bó lǎn gǔ jīn ]

解释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55绩学之士 [ jì xué zhī shì ]

解释 学者,学问渊博的人。

出处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华阳博议下》:“古今绩学之士,靡弗以勤致者。”

56殚见洽闻 [ dān jiàn qià wén ]

解释 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出处 汉 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57拥书百城 [ yōng shū bǎi chéng ]

解释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出处 《魏书 逸士传 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58充栋汗牛 [ chōng dòng hàn niú ]

解释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出处 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59多闻阙疑 [ duō wén quē yí ]

解释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60才贯二酉 [ cái guàn èr yǒu ]

解释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出处 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

61高才硕学 [ gāo cái shuò xué ]

解释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出处 唐·李纲《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方今新定天下,开太平之业,起义功臣,行赏未遍;高才硕学,犹滞草莱。”

62通儒达士 [ tōng rú dá shì ]

解释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63不刊之书 [ bù kān zhī shū ]

解释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出处 汉 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64老师宿儒 [ lǎo shī xiǔ rú ]

解释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出处 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65高才大学 [ gāo cái dà xué ]

解释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66宏儒硕学 [ hóng rú shuò xué ]

解释 指学问渊博的人。

67有脚书厨 [ yǒu jiǎo shū chú ]

解释 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出处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有脚书厨》:“[龚程]自幼读书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庐,攻苦食淡,手未尝释卷。记问精确,经传子史,无不通贯。,乡人号为‘有脚书厨’。”

68高才博学 [ gāo cái bó xué ]

解释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出处 《周书·宣帝纪》:“八日,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明经行修者为孝廉,上卅、上郡岁一人,下卅、下郡三岁一人。”

69满腹文章 [ mǎn fù wén zhāng ]

解释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70通今博古 [ tōng jīn bó gǔ ]

解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71举十知九 [ jǔ shí zhī jiǔ ]

解释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出处 唐 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

72儒雅风流 [ rú yǎ fēng liú ]

解释 ①文雅而飘逸。②谓风雅淳正。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脱套》:“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雅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

73悔读南华 [ huǐ dú nán huá ]

解释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温庭筠》:“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74左图右书 [ zuǒ tú yòu shū ]

解释 见“左图右史”。

出处 明·郑棠《长江天堑赋》:“桂楫兰舟,左图右书。”

75左右图史 [ zuǒ yòu tú shǐ ]

解释 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

出处 《新唐书 杨绾传》:“[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76以莛叩钟 [ yǐ tíng kòu zhōng ]

解释 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出处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77积简充栋 [ jī jiǎn chōng dòng ]

解释 书简堆积,充塞屋子。形容文章极多。

出处 清 方苞《万年宝历颂》:“窃惟我皇上盛德崇功,嘉言善政,虽积简充栋,未能殚尽。”

78腹载五车 [ fù zài wǔ chē ]

解释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处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79临池学书 [ lín chí xué shū ]

解释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 《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80风流儒雅 [ fēng liú rú yǎ ]

解释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出处 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杲之为人也,风流儒雅,为一代之和到此为止;昂之为人也,文章卓荦,为四海之随珠。”

81金声玉振 [ jīn shēng yù zhèn ]

解释 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形容声音动听。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比喻文辞优美。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82牙签万轴 [ yá qiān wàn zhóu ]

解释 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 南唐 李煜《题金楼子>后》诗:“牙签万轴裹红綃,王粲书同付火烧。”

83钜学鸿生 [ jù xué hóng shēng ]

解释 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 汉 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84博通经籍 [ bó tōng jīng jí ]

解释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85学究天人 [ xué jiū tiān rén ]

解释 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6坐拥书城 [ zuò yōng shū chéng ]

解释 见“坐拥百城”。

出处 孙百刚《郁达夫外传·风雨茅庐》:“达夫的书,我们一向知道是多的……但从前住的都是弄堂小房子,没有一间正式的书房,所以未窥全豹。经现在这么陈列一番,真是坐拥书城,洋洋大观了。”

87沉博绝丽 [ chén bó jué lì ]

解释 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出处 汉 扬雄《答刘歆书》:“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由。”

88达士通人 [ dá shì tōng rén ]

解释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 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89汗牛塞屋 [ hàn niú sāi wū ]

解释 汉牛:使牛出汗。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90汪洋浩博 [ wāng yáng hào bó ]

解释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出处 宋 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91通文达艺 [ tōng wén dá yì ]

解释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出处 《西游补》第一回:“我们老和尚是个通文达艺之人,却又慈悲太过。”

92文宗学府 [ wén zōng xué fǔ ]

解释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文宗学府。腾斑马而孤上;英规胜范,凌、许、郭而独高。”

93老手宿儒 [ lǎo shǒu xiǔ rú ]

解释 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出处 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94通才硕学 [ tōng cái shuò xué ]

解释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出处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粗得西学皮毛,辄满口名词,自诩为通才硕学……有不可一世之概。”

95有脚书橱 [ yǒu jiǎo shū chú ]

解释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出处 宋·龚明之《中吴记闻》:“程信民记闻精确,乡人号为有脚书厨(橱)。”

96沈博绝丽 [ chén bó jué lì ]

解释 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出处 汉 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

97天道人事 [ tiān dào rén shì ]

解释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清·郑板桥《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

出处 《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98才大如海 [ cái dà rú hǎi ]

解释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99铄懿渊积 [ shuò yì yuān jī ]

解释 谓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出处 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然其铄懿渊积,庇于后来者远矣。”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