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以假乱真的意思
jiǎluànzhēn

以假乱真



成语拼音 yǐ jiǎ luàn zhēn

成语注音 一ˇ ㄐ一ㄚˇ ㄌㄨㄢˋ ㄓㄣ

成语简拼 YJLZ

成语五笔 NWTF

成语解释 以:用;
乱真:使真的东西混乱;与假的掺杂在一起分不清。
用假的东西来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成语正音 “假”,不能读作“jià”。

成语辨形 “真”,不能写作“正”。

成语繁体 以假亂真

近义成语 似是而非鱼目混珠、 似真似假、 偷梁换柱以伪乱真、 偷换概念、 鱼目混杂、 虚虚实实

反义成语 画虎类犬刻鹄类鹜

感情色彩 以假乱真是贬义词。

成语用法 偏正式;
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造句 清 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卷:“如此办法,势必以假乱真,以少报多。”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人很假虚伪形容极度混乱形容一个人画画画的好形容替代品形容是真实形容画画好形容一个人说话虚伪形容特别真实形容有又没有形容树叶形状


英语翻译 take the false article for genuine ones(pass off the spurious as genuine)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以假乱真造句

  • 1、经商要讲良心,千万别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 2、大家都以为这花是真的,其实是用塑料做的,真是以假乱真了。
  • 3、有些奸商做黑生意,常常以假乱真,将假货制造得天衣无缝,令人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真缺德。
  • 4、只是由于这三枚瓣状萼片长的酷似花瓣,以致于常常以假乱真,令人难以辨认。
  • 5、可是不久一个买布的商人来店里看货,看见了这些紫草,说它们都是以假乱真的。
  • 6、他的蜡像栩栩如生,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 7、近年来河南人大搞“人造古迹”,在新郑县假造了个“黄帝故里”,装模作样地“祭拜黄帝”,声势越搞越大,大有以假乱真之势。
  • 8、真龙,在杨凡的见识中,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以元气凝聚出如此真实的龙体来,这已经超出了凝气成兵的范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 9、爱贝芙垫下巴的效果显着持久,填充后手感自然能以假乱真
  • 10、除了“倒行逆施”外,“蜗角之争”“以假乱真”也获得较多支持。
  • 11、笑林的演唱,有时候是一本正经、以假乱真地学唱,有时也修改歌词进行歪唱,很多时候都能收到很好的现场效果。
  • 12、假,覆巢之下无完卵,一次次以假乱真,在谣言、辟谣的怪圈中往覆震荡,长此以往,不仅是还有什么新闻可以相信的问题,社会公信力更是被弄得千孔百疮。
  • 13、短短数月内,上演了如此高密度的“以假乱真”闹剧,怎能“政清人和”?莎士比亚曾说:“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 14、笑林的演唱,有时候是一本正经、以假乱真的学唱,有时也修改歌词进行歪唱,很多时候都能收到很好的现场效果。
  • 15、且不说淫词秽语吧,甚至有的男女在大庭广众之下就以假乱真地动手动脚也是极其平常之事。
  • 16、这个硬盘几乎跟自己原先的那个一模一样,数据也没什么出入,它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但也仅仅是几乎。
  • 17、像生盆景是运用各种玉石、金银铜铁、绢纱、珍珠、珊瑚等材料用手工模份制成盆景,堪称以假乱真
  • 18、可是在社论结尾处执笔人完全是胡说八道,混淆视听,以假乱真,明显的对人不对事!“借重建古城捞取政绩”。
  • 19、这些致幻剂会鱼目混珠,以假乱真,影响脑中化学物质的代谢活动,以致进而影响脑的功能,使人产生种种离奇古怪的幻觉。
  • 20、老汉不明所以,但还是让她去城北大明寺旁边找齐安居士,他那私下里专门制造假戒牒,惟妙惟肖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以假乱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