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投袂而起的意思
tóumèiér

投袂而起



成语拼音 tóu mèi ér qǐ

成语注音 ㄊㄡˊ ㄇㄟˋ ㄦˊ ㄑ一ˇ

成语简拼 TMEQ

成语解释 投袂:挥动袖子。
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近义成语 奋袂而起

感情色彩 投袂而起是褒义词。

成语用法 连动式;
作谓语;含褒义,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

成语造句 犹谓人心思顺,必有投袂而起者。(章炳麟《代拟大元帅就职宣言》) 更多造句>>>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穆王联合陈、郑、蔡三国进攻宋国。宋昭公只好投降。楚穆王神气活现指使宋昭公干这干那。楚穆王死,楚庄王即位,派大夫申舟不必向宋国借道 ... 查看故事>>>

使用场景 形容神态自若形容减轻压力形容人不振作形容人来去匆匆形容东山再起形容时间消逝快形容时间消逝得快形容神态的有什么形容航速快形容学习十分认真


英语翻译 burst forth suddenly whisk one's sleeves and depart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投袂而起造句

  • 1、面对惨绝人寰的暴行,他投袂而起,愤怒揭露了法西斯的豺狼本性。
  • 2、当国民党反动派袭击新四军的消息传来后,周恩来同志投袂而起,写下了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诗句。
  • 3、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
  • 4、玉麟感奋,投袂而起,遂入曾营,佐理军务。
  • 5、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 6、闻之,投袂而起
  • 7、将军投袂而起,横戈以出。
  • 8、惟松山投袂而起,立率所部渡江。
  • 9、在布西幽灵的督促和激励下,克勒蒙终于投袂而起,杀死了仇人,然后自杀身死。
  • 10、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
  • 11、毛泽东在致杜的信中写道:先生为西北领袖人物,投袂而起,挺身而干,是在今日。
  • 12、即位,派大夫申舟向宋国借道到齐国去办事,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气得浑身发抖,投袂而起集结军队攻打宋国。
  • 13、曜大怒,投袂而起
  • 14、大家讨论半天没有结果,庄长老投袂而起,果断说道:我们去都府!
  • 15、时胜英年虽老,尚精神矍铄,至是遂投袂而起,下席亲与韩秀角,卒扑韩秀于地。
  • 16、即位,派大夫申舟不必向宋国借道到齐国去办事,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气得浑身发抖,投袂而起集结军队攻打宋国。
  • 17、读之,则如饮甘露,如啜醴泉,令人回味无穷;或为他山之石,灌顶醍醐,令人茅塞顿开,投袂而起;或擘肌分理,沟深致远,令人铭心刻骨。
  • 18、投袂而起: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投袂:挥动袖子。
投袂而起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