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满身缺点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满身缺点的成语


1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释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2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释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3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释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4唯利是图 [ wéi lì shì tú ]

解释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5天衣无缝 [ tiān yī wú fèng ]

解释 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处 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6奴颜媚骨 [ nú yán mèi gǔ ]

解释 奴颜:奴才的面孔;媚:献媚。一张奴才的面孔;一副献媚的骨头。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

出处 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7完美无缺 [ wán měi wú quē ]

解释 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完美:完整;完善。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8尽善尽美 [ jìn shàn jìn měi ]

解释 尽:极;善:好。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没有缺点。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出处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

9引以为戒 [ yǐn yǐ wéi jiè ]

解释 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出处 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10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解释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11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解释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12老奸巨猾 [ lǎo jiān jù huá ]

解释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出处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13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释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14自取灭亡 [ zì qǔ miè wáng ]

解释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出处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15自惭形秽 [ zì cán xíng huì ]

解释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16诡计多端 [ guǐ jì duō duān ]

解释 诡计:欺诈的计谋;端:事物的另一头;一方面。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7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17贪得无厌 [ tān dé wú yàn ]

解释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18闻过则喜 [ wén guò zé xǐ ]

解释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19一无是处 [ yī wú shì chù ]

解释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20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ò ]

解释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21作恶多端 [ zuò è duō duān ]

解释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22倾国倾城 [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

解释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3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释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24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25国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解释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出处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26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解释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27好高骛远 [ hào gāo wù yuǎn ]

解释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28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解释 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出处 《尉缭子 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29忠言逆耳 [ zhōng yán nì ěr ]

解释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0无与伦比 [ wú yǔ lún bǐ ]

解释 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处 唐 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

31无可厚非 [ wú kě hòu fēi ]

解释 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出处 《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32气急败坏 [ qì jí bài huài ]

解释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33美中不足 [ měi zhōng bù zú ]

解释 美:好;不足:不够;缺欠。总的方面虽然很好;但局部不够完善、理想的地方。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34自欺欺人 [ zì qī qī rén ]

解释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35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36落井下石 [ luò jǐng xià shí ]

解释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37趋炎附势 [ qū yán fù shì ]

解释 趋:趋向;迎合。炎:热。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 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38金无足赤 [ jīn wú zú chì ]

解释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出处 宋 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39顽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解释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40以讹传讹 [ yǐ é chuán é ]

解释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41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释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42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释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43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解释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出处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44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解释 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出处 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45水性杨花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解释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

出处 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46眼高手低 [ yǎn gāo shǒu dī ]

解释 眼高:眼界高;手低:指办事能力低。形容要求的标准高;但实际工作能力低。

出处 清 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47粗心大意 [ cū xīn dà yì ]

解释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48良药苦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

解释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49花容月貌 [ huā róng yuè mào ]

解释 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50天诛地灭 [ tiān zhū dì miè ]

解释 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多用作赌咒语。诛:杀死。

出处 宋 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51引火烧身 [ yǐn huǒ shāo shēn ]

解释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52恶贯满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解释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 《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53沉鱼落雁 [ chén yú luò yàn ]

解释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54自讨苦吃 [ zì tǎo kǔ chī ]

解释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55讳疾忌医 [ huì jí jì yī ]

解释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出处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56他山之石 [ tā shān zhī shí ]

解释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出处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57一无可取 [ yī wú kě qǔ ]

解释 没有一点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58求全责备 [ qiú quán zé bèi ]

解释 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59白玉无瑕 [ bái yù wú xiá ]

解释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

60胆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解释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61千娇百媚 [ qiān jiāo bǎi mèi ]

解释 娇:美丽可爱;媚:美好。旧时形容女子长得美好。

出处 唐 张鷟《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62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释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63天打雷劈 [ tiān dǎ léi pī ]

解释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64对症发药 [ duì zhèng fā yào ]

解释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65惹草拈花 [ rě cǎo niān huā ]

解释 惹、拈:指挑逗、勾引;花、草:比喻女子。旧时指男子在外面挑逗、勾引女人;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是恁惹草拈花没掂三。”

66拾遗补阙 [ shí yí bǔ quē ]

解释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67授人以柄 [ shòu rén yǐ bǐng ]

解释 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68未可厚非 [ wèi kě hòu fēi ]

解释 不可过分指责。指虽有缺点但仍可原谅。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英为长沙连率。”

69楚楚动人 [ chǔ chǔ dòng rén ]

解释 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

出处 清 徐瑶《太恨生传》:“女虽支离憔悴,而委婉之态,楚楚动人。”

70深恶痛疾 [ shēn wù tòng jí ]

解释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71瑕瑜互见 [ xiá yú hù jiàn ]

解释 瑜:玉的光泽;见:显露。比喻优点;缺点都有。

出处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升庵论文,瑕瑜互见。”

72白圭之玷 [ bái guī zhī diàn ]

解释 圭:古代行礼时用的玉器;玷:白玉上的斑点。比喻好人的缺点。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73闭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解释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74白璧无瑕 [ bái bì wú xiá ]

解释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75切磋琢磨 [ qiē cuō zhuó mó ]

解释 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76瑕不掩瑜 [ xiá bù yǎn yú ]

解释 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77瑜不掩瑕 [ yú bù yǎn xiá ]

解释 比喻优点掩盖不了缺点。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78白玉微瑕 [ bái yù wēi xiá ]

解释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出处 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79白璧微瑕 [ bái bì wēi xiá ]

解释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80仪态万千 [ yí tai wàn qiān ]

解释 见“仪态万方”。

出处 汉·张衡《同声赋》:“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81天理难容 [ tiān lǐ nán róng ]

解释 虽然一时对恶人无可奈何;但觉得上天不会放过他。

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82完美无疵 [ wán měi wú cī ]

解释 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出处 沈从文《水云》:“照表面看,这个女人可说是完美无疵,大学教授理想的太太。”

83旧念复萌 [ jiù niàn fù méng ]

解释 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

出处 明·汪廷讷《狮吼记·摄对》:“此妇今虽放回,恐其旧念复萌,为害不小。”

84水清无鱼 [ shuǐ qīng wú yú ]

解释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 汉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85破罐破摔 [ pò guàn pò shuāi ]

解释 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出处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真想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可是一想到您,我就又觉得不应该那样做。”

86舍短取长 [ shě duǎn qǔ cháng ]

解释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出处 《汉书·艺文志》:“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87大醇小疵 [ dà chún xiǎo cī ]

解释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出处 唐 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

88山珍海错 [ shān zhēn hǎi cuò ]

解释 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处 唐 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89止于至善 [ zhǐ yú zhì shàn ]

解释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90至善至美 [ zhì shàn zhì měi ]

解释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出处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迹’,因而对于生活的实际的转变——在矛盾混乱中所产生的向前进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恶。”

91尽美尽善 [ jìn měi jìn shàn ]

解释 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出处 《论语 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92弃瑕取用 [ qì xiá qǔ yòng ]

解释 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出处 汉 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取用。”

93弃瑕忘过 [ qì xiá wàng guò ]

解释 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出处 《南史·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待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94持人长短 [ chí rén cháng duǎn ]

解释 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出处 《云笈七签》卷三九:“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95无与比伦 [ wú yǔ bǐ lún ]

解释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同“无与伦比”。

出处 宋·王禹偁《西京谢上表》:“永宫宠遇,无与比伦。”

96旧病难医 [ jiù bìng nán yī ]

解释 老毛病难于医治。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

出处 明 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则待作抱官囚,觅不着逃生计,急回头待悔来应迟,又不将心猿意马牢拴系,也不是你本性难移,旧病难医。”

97美玉无瑕 [ měi yù wú xiá ]

解释 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98吹毛洗垢 [ chuí máo xǐ gòu ]

解释 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出处 《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99掩瑕藏疾 [ yǎn xiá cáng jí ]

解释 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出处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至于掩瑕藏疾,涤除疵垢,朝为寇仇,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人,粗亦无负于新旧。”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