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字典 戚的意思
戚

拼音 播放 ㄑㄧ
部首戈部 总笔画11画 部外笔画7画 繁体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五笔DHIT 仓颉IHYMF 郑码HMAK 五行
四角53200 电码2058 区位2239 统一码U+621A 造字形声字
笔顺编号 13211234534 类型 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名称 横、撇、竖、横、横、竖钩、撇、点、斜钩、撇、点
相关查询 戚的笔顺 戚组词 戚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ī(ㄑㄧ)

1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亲~。外~。~族。~友。

2忧愁,悲哀

~然。凄~。哀~。休~。

3古代兵器,像斧

4

反义字

异体字

详细解释

qī(ㄑㄧ)

〈名词〉

(1) 形声。从戉,尗声。戉:( yuè ),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2)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a kind of axe

戚,戉也。 —— 《说文》

干戈戚扬。 —— 《诗·大雅·公刘》

朱干玉戚。 —— 《礼记·明堂位》

执干戚舞。 —— 《韩非子·五蠹》

戚扬(斧钺)

(3) 亲属,亲戚

relative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 《吕氏春秋》

;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

(4) 姓

〈形容词〉

(1) 忧愁;悲伤。通“慽”、“慼”

sorrowful; sad

心之忧矣,自始伊戚。 —— 《诗·小雅·小明》

貌若甚戚者。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

蒋氏大戚。

婉贞独戚然。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汝又虑戚吾心。 —— 清· 袁枚《祭妹文》

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

(3) 亲近,亲密

intimate

未可以戚我先王。 —— 《书·金滕》

戚疏(亲疏)

(4) 愤怒

angry

(5) 假借为“促”( cù )。疾速

fast; quick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 《周礼·考工记·总序》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戚

卷别正文・卯集中

位置第412頁,第38字

部首戈部

康熙筆画11画 部外 7画

《廣韻》、《集韻》、《韻會》𡘋倉歷切,音磩。《正字通》:戉類。《六書精薀》(即《六書精蘊》):戉之白者,爲之錫劑,以文之不專用武也。《司馬法》:殷執白戚。《詩・大雅》:干戈戚揚。〔註〕戚,斧也。《釋名》:戚,蹙也。斧以斬斷,見者蹙懼也。

,親也。《詩・大雅》:戚戚兄弟。〔傳〕戚戚,內相親也。《正義》曰:戚戚,猶親親也。

,哀也。《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註〕哀戚也。

,憂也。《論語》:小人長戚戚。〔註〕戚戚,憂貌。

,惱也。《書・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蔡註〕戚,憂惱之意。

,憤也。《禮・檀弓》:慍斯戚。〔註〕戚,憤恚也。

𨢄疾人曰戚施。《詩・邶風》:得此戚施。〔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小爾雅》:戚,近也。

,地名。《春秋・文元年》:公孫敖會晉侯于戚。〔註〕戚,衞邑。

,姓。漢有臨轅侯戚緦。

,《集韻》、《韻會》𡘋趨玉切──同“促”。《周禮・冬官・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爲戚速也。

,《集韻》、《韻會》𡘋昨木切,音族──縣名,在東海。

,《韻補》叶子六切,音蹙。《詩・小雅》:歲聿云暮,采蕭穫菽。心之憂矣。自貽伊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二下 位置第422頁,第4字

反切倉歷切

说文解字:戚戉也。从戉尗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長柄有牙狀突出物的戉形兵器。」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戚戉也。

段注《大雅》曰:干戈戚揚。傳云:戚,斧也。揚,鉞也。依《毛傳》戚小於戉。揚乃得戉名。《左傳》。戚鉞秬鬯。文公受之。戚鉞亦分二物。許則渾言之耳。戚之引伸之義爲促迫。而古書用戚者,俗多改爲蹙。試思親戚亦取切近爲言,非有《異義》也。《大雅》。戚戚兄弟。傳曰:戚戚,內相親也。《小雅》。戚戚靡所逞。箋云:戚戚,縮小之貌。其義本相通。而淺人於《節南山》必易其形與音矣。戚訓促迫。故又引申訓憂。《小明》。自詒伊戚。傳曰:戚,憂也。度古衹有戚。後乃別製慽字。

从戉。尗聲。

段注倉歴切。古音在三部。

戚的字谜

谜面:五上南京(打一字)
谜底:戚
解析:“戊”为序数第五,“京”字的南部为“小”,再与“上”组合便构成“戚”。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