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屏迹
bǐng

屏迹


拼音 bǐng jì

简拼 BJ

词语解释

屏迹[ bǐng jì ]

1.亦作“屏迹”

2.避匿;敛迹

3.犹隐居


引证解释

1.见“屏迹”。隐迹。亦作“屏跡”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屏蹟邱园,絶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2.避匿;敛迹

《晋书·卞壸传》:“转御史中丞,忠於事上,权贵屏跡。”

《北史·拓跋景山传》:“法令明肃,贼盗屏迹,部内大清。”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无敢侵欺细人。”

3.犹隐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有一隐士於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

宋 岳珂 《桯史·尊尧集表》:“安石之屏迹金陵,弃置不召者十载。”

清 赵翼 《六十自述》诗:“十年屏跡卧江村,往事真堪目笑存。”


国语辞典

1.匿避

《晋书·卷七〇·卞壸传》:“忠于事上,权贵屏迹。”

《新唐书·卷一九四·卓行传·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网络解释

1.屏迹

屏迹,亦作“ 屏迹 ”,汉语词汇。

拼音:píng jì

释义:1、避匿;敛迹。2、隐居。

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屏迹邱园,绝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英语翻译 Screen trac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屏迹造句

  • 1、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 2、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 3、宗老此时不埋名屏迹,出山何为耶?宗子对曰:余欲辅鲁监国耳。
  • 4、西汉大臣张敞是汉宣帝的亲信,“颇以经术儒雅文之”,担任京城的长官很称职,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令“盗贼屏迹”。
  • 5、尤严治盗,莅任三月,诛戮近百人,莠民屏迹
  • 6、所在之处,令行禁止,盗贼屏迹
  • 7、秉文为政,一从宽简,旬月盗悉屏迹
  • 8、既而事与愿违,始屏迹绝口不复道。
  • 9、自是瑶、僮屏迹,居民安堵。
  • 10、法令明肃,盗贼屏迹,称为大治。
  • 11、屏迹,境内肃然。
  • 12、张宣为左卫使,恃功骄暴,延翰廷劾之,强豪屏迹
  • 13、“玉狼屏迹”就是源于此,成了宋代时所谓的“通渭八景”之一。
  • 14、此后他转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依然采取严打措施,不惜使自己的行为类似于西汉的“酷吏”,效果自然显着,据说使奸盗屏迹
  • 15、号令必行,豪右屏迹
  • 16、苻登乃屏迹不妄交游。
  • 17、忠于事上,权贵屏迹
  • 18、志称大和在翰苑二十年,闭门读书,屏迹权门。
  • 19、屏迹衡门下,衰迟愧始生。儿曹于此夕,杯酒致难情。来日苦无几,余生累惭轻。乐亲惟养志,外物本非荣。
  • 20、辛弃疾这种铁腕也被指责为“黑打”,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湖北境内很快就“奸盗屏迹”,百姓拍手称快。
屏迹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