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形迹
xíng

形迹


拼音 xíng jì

简拼 XJ
五笔 GAYO

词语解释

形迹[ xíng jì ]

1.人的举动和神色

person’s movements and expression or body;

2.指仪容礼貌

不拘形迹。

formality;


引证解释

1.见“形迹”。亦作“形跡”。亦作“形蹟”

2.踪迹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情通万里外,形跡滞江山。”

唐 李幼卿 《游烂柯山》诗之四:“作礼未及终,忘循旧形跡。”

3.指遗迹

《平山冷燕》第七回:“一路上,逢山看山,遇水览水,凡过古人形迹所在,无不凴弔留题。”

4.痕迹,迹象

《宋书·桂阳王休范传》:“朝廷知其有异志,密相防御,虽未表形迹,而衅难已成。”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然形迹已露,谅祚必叛无疑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既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且自宽心!”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从他身上看不出一点主任的形迹来,简直是一个勤快诚实的招呼员。”

5.嫌疑

《北齐书·王松年传》:“诸旧臣避形迹,无敢尽哀。”

《清史稿·世宗纪》:“畿甸之内,旗民杂处,旗人暴横,颇苦小民。尔当整飭,不必避忌旗汉形迹,畏惧王公勋戚,皆密奏以闻。”

6.指见外、见疑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客语黄鬚曰:‘白公,志士也,处士幸勿形跡。’”

7.礼法;规矩

唐 张鷟 《游仙窟》:“亲则不谢,谢则不亲。幸愿张郎,莫为形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我辈通家,原不以形迹相限。明日,请携琴去,当使隔帘为君奏之。”

胡适 《寄吴又陵先生书》:“年来所以不曾通一信寄一字者,正因为我们本是神交,不必拘泥形迹。”

8.拘礼;客套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此风声妇人。员外如要,但言之,何用形迹。”

宋 司马光 《与范尧夫经略龙图第二书》:“荷尧夫知待,固非一日。望深赐教,督以所不及,闻其短拙,随时示諭,勿復形迹。”

9.形式

孽海花 《第十八回》:“我国现在事事要仿效西法,徒然用心那些机器事业的形迹,是不中用的。”

10.指身世

《老残游记》第八回:“不知申子平能否察透这女子形蹟,且听下回分解。”

11.犹显示

宋 俞文豹 《吹剑录》:“以己长而形跡人短,以己清而形跡人污,皆取憎取祸之道。”


国语辞典

1.表露于外的动作举止。晋·陶渊明〈答庞参军〉诗:“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也作“形踪”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既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且自宽心。”

2.仪容礼貌

《聊斋志异·卷八·局诈》:“我辈通家,原不以形迹相限。”

“不拘形迹”。


网络解释

1.形迹

基本解释

1. [person’s movements and expression or body]:人的举动和神色。

2. [formality]:指仪容礼貌。

不拘形迹

含义:

①人的神色、行为流露的迹象:形迹可疑|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

②指礼貌、规矩:正因为我们本是神交,不必拘泥形迹

辨析:

形迹与行迹的区别,不可混淆。

行迹:1)指为行动的踪迹。如:“尽管敌人狡猾,最终还是没有发现边区领导机关的行迹所在。”(2)事迹、行为。如:“君少读书,慕古人行迹。”


英语翻译 bearing; trace; etiquette; mark; trail; manne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形迹造句

  • 1、那几个人鬼鬼祟祟地在街角探头探脑,形迹甚是可疑。
  • 2、冬夜里,万籁俱寂温文尔雅的莎士比亚不拘形迹地走进来了。
  • 3、这个人鬼鬼祟祟,有点形迹可疑。
  • 4、人家在一起无事聊闲天,你却报告说人家形迹可疑。
  • 5、在交往中,不拘形迹的人会总是讨人嫌。
  • 6、你们要把这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监视起来。
  • 7、警察已经注意到了出入大厦的那个形迹可疑的人。
  • 8、外地的推销员由于形迹可疑,被保安人员跟踪了好长时间。
  • 9、这个人形迹可疑,我们要小心。
  • 10、因此多劫以来,转生多次,化身纪昌,养由基,化身李广,花荣,甚至化身逢蒙,皆不曾显露形迹
  • 11、教堂的原型是天国,庙的原型是地府。天国有音乐、烛光和不露形迹的上帝,地府有咒语、香火和面目狰狞的塑像。西方人向往灵魂的不朽,中国人渴求肉身的长存。
  • 12、如果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该马上报警。
  • 13、两位贵客到来的时候,她的脸涨红了不过她还是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地接待他们,既没有显露一丝半点怨恨的形迹,也并不做得过分殷勤。
  • 14、当爱情成为商品凭现钞购买时,爱情已变得形迹可疑。
  • 15、盖焦、李之交至深,已到不拘形迹的地步,故李贽能时时不客气地向焦竑提出一些请求。
  • 16、槐山翁所说极是,纵酒高歌不拘形迹,本应是我辈所求。
  • 17、一个人形迹可疑地在这房子的周围徘徊。
  • 18、兄台何必明知故问?大家不拘形迹,喝上几碗,岂非大是妙事?待得敌我分明,便没有余味了。
  • 19、这些人高视阔步,一如官差办案一般,决不掩藏形迹,怎么看也不象是鸡鸣狗盗之辈。
  • 20、届时皇恩被于四海,生民熙熙向化,天下臣服,河清海晏,八荒竞凑,万国咸通;似李太江小小知县之流,便不改弦更张,收敛形迹,亦不过疥癣微疾,又何劳陛下忧心哉?
形迹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