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鸣镝
míng

鸣镝


拼音 míng dí

简拼 MD

词语解释

鸣镝[ míng dí ]

1.古时一种射出去带响的箭,多用于发号令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whistling arrow;


引证解释

1.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

《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鸣鏑,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裴駰 集解:“《汉书音义》曰:‘鏑,箭也,如今鸣箭也。’韦昭曰:‘矢鏑飞则鸣。’”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揽弓捷鸣鏑,长驱上南山。”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帅阃宾贤》:“羽书鸣鏑警常闻,扬鞭静折愁无策。”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鏑。”

2.借指战乱

《晋书·后妃传论》:“中原陷於鸣鏑,其兆彰於此焉。”

《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论》:“虽鸣鏑之酷,未极於斯。”

宋 王安石 《英德殿上梁文》:“儿郎伟,抛梁北,边头自此无鸣鏑。”


国语辞典

1.军中发号令的响箭。参见“嚆矢”条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清·张景祁〈酹江月·楼船望断〉词:“回忆鸣镝飞空,猋轮逐浪,脱险真奇绝。”


网络解释

1.鸣镝 (箭的一种)

司马迁不朽之作《史记》,其中的《匈奴列传》记载了“鸣镝”的来历,大概如下:冒顿乃作鸣镝,鸣为响声,镝为箭头,鸣镝就是响箭,它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

2.鸣镝 (汉语词汇)

鸣镝,汉语词汇。

拼音:míng dí

释义:1、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2、借指战乱。


英语翻译 whistling arrow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鸣镝造句

  • 1、时间不长,一支鸣镝带着一缕火光冲天而起,接着,又有两支鸣镝直冲夜空。
  • 2、上门发出鸣镝血战书血耻,反倒再次被对手绑在了耻辱柱上,最后还得拿粮换人。
  • 3、资源不够,鸣镝鼎不能产生塑身灵液,那就炼化整条矿脉。
  • 4、尖锐鸣镝一声,忽然化身火光朝着法相飞去。
  • 5、资源不足,鸣镝鼎不能产生塑身灵液,那就炼化整条矿脉。
  • 6、再看黄河对岸,参差的簇拥着一群人,这群人个个身壮如熊,头发披散,身着粗布衣,手执角弓、长矛、鸣镝等兵器,为首的几个人端坐在马上,目光炯炯,溢满杀气。
  • 7、中国之民,大半服田力穑,虽复授以兵械,教之击刺,在教场之中,坐作进退,有似严整,必若使之与敌人相遇,填然鼓之,鸣镝始交,其奔北溃败,可以前料,决无疑也。
  • 8、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鸣镝声忽然打断了陈迪的回忆,碎眼迷糊的他转头只见2道车灯的白光差点晃瞎了他的钛合金眼,“蓬”。
  • 9、黄河对岸,参差的簇拥着一群人,这群人个个身壮如熊,头发披散,身着粗布衣,手执角弓、长矛、鸣镝等兵器。
  • 10、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鸣镝声,忽然打断了他的回忆。
  • 11、长矛、鸣镝等兵器,为首的几个人端坐在马上,目光炯炯,溢满杀气。
  • 12、冒顿,匈奴单于,鸣镝射父者也。
  • 13、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研究主管刘鸣镝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今明两年仍将较为稳定,人民币是否升值要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
  • 14、正在前后众人愣怔惊异之际,管星勃然变色,猛然大喊道:不好,是鸣镝,前后注意,有埋伏。
  • 15、不防高洋突射一鸣镝,射伤荏氏的面部。
  • 16、鸣镝,也叫响箭,这里比喻宦官对刘贲的中伤和打击。
  • 17、鸣镝处,生缚胡雏,烽火传音耗等。
  • 18、虽反腐之鸣镝,强劲犹酣,而后继之人马,接踵摩肩。
  • 19、休谈鸣镝事,故国怯阽危。
  • 20、图书馆界知名学者于鸣镝先生访谈录
鸣镝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