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症候
zhènghòu

症候


拼音 zhèng hòu

简拼 ZH
五笔 UGWH

词语解释

症候[ zhèng hòu ]

1.疾病

治疗这种症候,在现在是极平常的事了。

disease;

2.症状

symptom;


引证解释

1.疾病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我害的病,不阴不阳,发寒发热,不如是甚么症候。”

《说岳全传》第十三回:“令尊不知害的什么症候?如今却在何处?”

郭沫若 《沸羹集·<才力·命>》:“治疗这种症候,在现代是极其平常的事了,只消把扁桃腺割掉,孩子便会聪明起来。”

2.毛病

明 王守仁 《寄杨仕德书》:“大抵忘己逐物,虚内事外,是近来学者时行症候。”

明 李贽 《道教钞小引》:“若一息不铭刻,则骄气作,态色著,淫志生,祸至无日矣。余老且死,犹时时犯此症候,几为人所鱼肉。”

鲁迅 《而已集·答有恒先生》:“好几个满肚子恶意的所谓批评家,竭力搜索,都寻不出我的真症候。”

3.症状

杨朔 《模范班》:“他停下手,急忙跑过来,扒开牛嘴看看,又细细地各处端量一阵,不见什么特别的症候,知道只是牛刚吃饱,赶得太快,肚子一时痛起来。”

4.方言。风险

别处找宿去吧,俺没闲屋,当家的出外,不担症候。


国语辞典

1.疾病

《红楼梦·第一六回》:“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

2.疾病的状态。也作“症候”、“证候”

《三国演义·第三一回》:“且说袁绍自旧岁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


网络解释

1.症候 (汉语词语)

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相当于西医Syndrome。中风时出现牙关紧闭、面赤、气粗、痰涎壅盛、两手握固,脉弦滑或沉缓等,称为“闭症”。气息微弱,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脤微细欲绝或沉伏等,称为“脱症”。闭症、脱症,这些都是疾病的症候


英语翻译 illness, disease

法语翻译 maladie

德语翻译 Prognose (S)​, Symptom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症候造句

  • 1、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很多非器官性的风湿免疫疾病有关,这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修格兰氏症候群、巨细胞性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 2、朱婆原有个气急的症候,走了许多路,发喘起来,道:奶奶,不是老身有始无终,其实寸步难移,恐怕反拖累奶奶。
  • 3、这些症候属于中医心痹、心悸、怔忡、厥脱等病证。
  • 4、干燥综合症属于中医“燥症”范畴,症候表现以内燥为主,也有外燥表现。
  • 5、而留下面肌萎缩,联动症状,面肌痉挛,鳄鱼泪症候群的面瘫后遗症,一旦发生面肌不可逆转的损伤,不但影响患者毕生的前途,带给患者的肉体痛苦可能是终生。
  • 6、输入环症候群是罕见切除术后胃吻合术之并发症。在急诊室易因诊断为单纯急性胰脏炎,而忽略了紧急手术的需要。
  • 7、代谢综合症是以腹部肥胖,高甘油三脂,胰岛素抵抗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特点的症候群。
  • 8、帕奈克告诉英国广播公司:“我选了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作为这次沙雕的主题。”。
  • 9、肩峰小骨是引起肩夹击症候群的罕见原因。
  • 10、冬季进补请注意:冬季进补仅适用于体质阳虚或寒、湿等病理变化的人群,不适于体质阴虚火旺和实热症候的人群。
  • 11、癫痫是一组最常见且起因较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俗称“羊痫疯”、“羊羔疯”。
  • 12、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徐再思 
  • 13、挤压症候群会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器官功能障碍和代谢异常,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
  • 14、而宫廷代茶饮,则要精致得多,而且会考虑对症下药,比如慈禧太后经常有“胃气欠调,消化迟滞”等脾胃症候,用炒谷芽二钱,生槟榔二钱,水煎代茶。
  • 15、勾销X线电子扫描后,帆布上的癌症候选人吃了皮糖罐里的闲置烛炬。
  • 16、五月病,又称为季节性懒惰症候群,在此时节不少人意气消沉、郁闷,苦恼忧伤,不但抵触上学上班,还整日慵懒倦怠,难以提起兴致。
  • 17、五月病,又称为季节性懒惰症候群,在此时节不少人意气消沉、郁闷塞心,不但抵触上学上班,还整日慵懒倦怠,难以提起兴致。
  • 18、“五月病”又称为季节性懒惰症候群,在此时节不少人意气消沉、郁闷,苦恼忧伤,整日慵懒倦怠,难以提起兴致。
  • 19、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徐再思
  • 20、搭飞机长途旅行会罹患致命的静脉血栓症,也就是俗称的经济舱症候群的机率会增加。
症候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