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枢密
shū

枢密


拼音 shū mì

简拼 SM

词语解释

枢密[ shū mì ]

1.国家机密。中枢官署的统称。枢密使的简称。专称枢密院


引证解释

1.国家机密

唐 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跡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詔旨,不许擅入。”

2.中枢官署的统称

《北史·刘洁传》:“洁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

唐 张说 《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太子监国于晋阳,公留综宫朝,兼典枢密。”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议恤》:“持衡司礼专枢密,听履声同上金闕。”

3.专称枢密院

宋 苏轼 《策略二》:“今夫天下之财,举归之司农;天下之狱,举归之廷尉;天下之兵,举归之枢密,而宰相特持其大纲,听其治要而责成焉耳。”

4.枢密使的简称。参见“枢密使”

《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於是三上章坚辞枢密之位,优詔不从。”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身见其子肖胄为枢密,壻郑亿年为资政殿大学士,仪同执政。”


国语辞典

1.枢密使的简称。参见“枢密使”条

2.政府机密的政务

《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唯枢密迁授不预。”

唐·白居易〈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泄之辜,请验迹于紫泥,方定刑于丹笔。”


网络解释

1.枢密

.国家机密。 唐 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迹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诏旨,不许擅入。”


英语翻译 head of the imperial privy council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枢密造句

  • 1、丙申,吕文德超授太尉、京湖安抚制置屯田使、夔路策应使兼知鄂州,李庭芝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两淮安抚制置副使、知扬州。
  • 2、小说第七十六回称童贯为“枢密相公”或“枢相”,这也是宋人的习惯官称。
  • 3、臣欲望停审官、三班,复委中书、枢密、宣徽院,银台司复归枢密,审刑院复归刑部,去其繁细,省其头目。
  • 4、拜同知枢密院事,改枢密副使。
  • 5、摭拾具见修缉之至情,今始于枢密公者,从宦籍也。
  • 6、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 7、全忠牙将蒋玄晖在洛阳宫知枢密,与太常卿张廷范私议云:山西、河北未平,禅代无利,请俟荡定。
  • 8、归为枢密直学士,复出知凤翔。
  • 9、累迁北院枢密副使,敷奏详明,多称上旨。
  • 10、枢密:军机处,掌军国要务。
  • 11、童枢密即目便到,亲赏赐。
  • 12、擢拜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
  • 13、起复为枢密副使,进拜枢密使。
  • 14、诸相不肯正言,枢密判官白华拜章乞斩之以谢天下,不报。
  • 15、累官枢密都承旨。
  • 16、登对称旨,进枢密副使。
  • 17、尚书周执羔韩元吉、枢密刘珙以强盗率不处死,无所惩艾,右司林栗谓:太祖朝强盗赃满三贯死,无首从,不问杀伤。
  • 18、人们劝告郑噩:只要去谒见枢密史一面,功名富贵便唾手可取。
  • 19、十九年,帝幸白海,时千户王着矫杀奸臣阿合马于大都,辞连枢密副使张易。
  • 20、还朝,罢宣抚使,授枢密副使。
枢密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