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比较文学
jiàowénxué

比较文学



词语解释

比较文学[ bǐ jiào wén xué ]

1.指对比性地考察和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之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及具体作品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比较研究文学同艺术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


国语辞典

1.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研究一国或一种语言的文学对他国或另一种语言文学的影响,及特殊关系的学术类别


网络解释

1.比较文学 (文艺学分支学科)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 ,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维尔曼 (1790~1870)。他于1827年在巴黎大学开设了“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并于两年后将讲稿整理,以《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书名出版。在讲课和著述中,维尔曼多次使用“比较文学”、“比较历史”等词语,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比较文学提供了范例。1838年,他在出版其讲稿的第三卷序言中正式使用了“比较文学”这个专门术语,后人因此尊他为“比较文学之父”。


英语翻译 comparative literature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比较文学造句

  • 1、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去研究明清小说理论,可以探求这一理论探索的新的学术价值。
  • 2、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内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化现象:流散现象以及伴随而来的流散写作。
  • 3、文学他国化是比较文学的新兴理论,寒山诗在日本、美国的流播正是一个文学他国化现象的典型个案。
  • 4、通常存在于阅读活动中的“误读”现象,在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领域中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对他者文化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变异性理解。
  • 5、为了更好开展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后现代文化批评,但不必过分夸大它的影响力。
  • 6、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 7、本课程主要介绍比较文学的一般原理,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比较文学学派及类型论、例论、介论、学论、潮论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 8、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法国学派,并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起到有益的推进作用。
  • 9、甘德是布朗大学文艺和比较文学教授。
  • 10、季羡林一生共出版了11本学术着作,发表200多篇论文,作品涉及10多个学术领域,其中包括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和梵文等。
  • 11、该校文学院的中文系,最早是1984年由北京大学援建的,由着名的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和着名文艺美学家胡经之创立,两位学者也轮流担任系主任。
  • 12、比较文学与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
  • 13、此外,吴宓还被认为是中国研究比较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 14、比较文学和梵文等。
  • 15、通过比较文学主题学的平行研究,可以拓宽对二位作家作品的认识。
  • 16、不少学者倡导比较文学向比较文化转向,也有一些学者予以抵制。
  • 17、比较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外文化交流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比较文学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